跳转到内容

下陷d族元素

来自锑星百科

下陷d族元素是d轨道能量下降的一类元素。它们的电子排布和一般的元素不同。目前有研究的下陷d族元素有这些:

原子序数 符号(暂定) 中文名称(暂定) 英文名称(暂定)附带命名原因 电子排布
19 Kn Kalinium(和钾相似) [Ar]3d1
20 Pnr Parrinium(未知) [Ar]3d2
21 Dfo Difformium(Dif-为不一样的,Form为电子排布形式) [Ar]3d3
22 Aqu Aquaregium(发现于王水河) [Ar]3d4
23 Ora Oranium(金属盐多样,用希腊语彩虹命名) [Ar]3d5
24 Crn Chrominium [Ar]3d6
25 Mnn Manganinium [Ar]3d7
26 Fen Ironinium [Ar]3d8
27 Con CobalAquium [Ar]3d9
28 Nin 䥹(镊) Nicklinium [Ar]3d10
29 Cun 锢乃 Cuprinium [Ar]3d10 4s1
30 Znn Zincinium [Ar]3d10 4s2

下陷d族元素的成键形式[编辑]

从19到28号的10个元素,它们参与成键的亚层只有3d,3s和3p的能量远远低于3d,而4s的能量远远高于3d。它们表现出既不同于主族又不同于副族的性质。而29和30号元素的价电子位于4s,3d电子无法参与成键,它们的性质像钾、钙而和铜、锌明显不同。29和30号元素较少形成共价键。本段主要讨论19到28号元素。

杂化轨道的构建需要几个对称性不同的轨道相互组合。下陷d族元素没有s和p亚层,价层轨道只有2种不同的对称性,而且缺少一条球对称的轨道。因此,这些元素的杂化受到很大的限制。这里先介绍“本当轨道”的概念。有些p区元素可以形成“超价”化合物,也就是价层电子数超过了8。以SF6为例,硫的价层中能量合适的轨道只有3s和3p,它的4s能量比钾还要高得多,3d能量又高于4s。硫的3d和氟的2p形成有效重叠是很不现实的。但硫依然和6个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硫的3d轨道能量合适,它就能取sp3d2杂化与6个氟成键。现在3d能量不合适,我们说,此时硫取sp3(d)2杂化,其中两个d属于本当轨道,意思是,它们本来应当能参与杂化,但因能量不合适而不能有效成键。从分子轨道理论的角度来看,硫与氟成了4根键,本来可以与硫的3d成键的氟轨道现在是非键。因此,本当轨道就是指,它们与其他参与杂化的轨道一同决定了中心原子的构型,但并未参与成键。

过渡金属有一种d4s杂化,构型为四方锥,未杂化的d轨道朝向四方锥四个底座原子的间隙处。d4(s)杂化中,s是本当轨道,虽然配体有5个,但形成的键只有4条。剩余的d轨道可以形成π键。5也是下陷d族元素的主要配位数之一。正四面体形的4配位在过渡金属中常为d3s杂化。d3(s)杂化也是一种可能的杂化方式,但它只能形成3条键,和d3杂化相比没有什么优势。d3杂化是第一种和配体都成“完整”键的杂化,形状是正三角形,剩下两条d轨道和平面垂直,可以成π键。这也是下陷d族元素最“舒服”的杂化。当配位数为2时,由于没有p轨道,下陷d族元素不能取sp或dp杂化,只能取d2杂化。形状是折线形。它本质上是一种变形的d3杂化,因此适合成π键的d轨道也是两条。剩下一条d轨道可以成π键,但效果不太好。

19 Kn[编辑]

原子和单质[编辑]

Kn原子的价层只有一个3d电子。这个电子较容易失去,形成正一价离子。这个离子是无色的。+1是Kn的最高价态。Kn不易形成负离子。常温下,Kn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和Cu接近。Kn的蒸气是单原子的。Kn可以和多种金属形成合金,强度和熔点常常明显提高。Kn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直接与氧气起作用,可耐冷的氯气腐蚀。它能与热的氯气反应,可以在氟气中燃烧。在酸性溶液中它的电极电势为+0.3V,所以它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但溶于硝酸。

电极电势[编辑]

酸:Kn-(+0.3)-Kn+

碱:Kn-(-0.1)-Kn(OH)2-

-(0.0)-KnOH

无机化合物[编辑]

Kn+在水里一般呈现为Kn(H2O)3+、Kn(H2O)2(OH)、Kn(H2O)(OH)2-。不致混淆时可以忽略水。KnOH·2H2O是沉淀(实为上文提到的Kn(H2O)2(OH)),稍稍加热就会失去一分子水。KnOH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酸或浓碱。Kn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Kn2O。这是非常强的吸水剂,很容易变成KnOH,然后在潮湿环境下继续吸水变为KnOH·H2O。Kn的水合卤化物可以直接蒸发溶液制成,起先得到KnX·3H2O晶体,很快失水变为KnX·2H2O。加热这个晶体会失去HX,所以无水KnX需要在HX气氛下制备或用其他方式得到。Kn的无水含氧酸盐中,Kn和酸根之间有许多配位键,不易分解。水合含氧酸盐由离子键和氢键联系,溶解度比碱金属的对应盐低一些,但仍然是可溶级别的。Kn2S不太稳定,加热易歧化,产生金属单质和多硫化物。所有这些化合物都能被氧气或酸分解。Kn没有已知的氮化物。

配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编辑]

Kn的主要配位数是3,倾向于和π-给予型配体相结合,如卤素、羟基等。因此,Kn不易形成氨合物。许多含有双键结构的有机配体能与Kn很好地结合。例如,乙酰丙酮具有两个位置恰到好处的氧,还有(当氢电离掉时)富电子共轭体系。Kn(acac)非常稳定,基本不会游离出乙酰丙酮。(Kn上还有一个配位位置,可以与其他配体结合。)。然而,EDTA就不适合作为配体。因为氮没有剩余的p轨道,而羧酸根由于构象问题也难以与Kn共轭。有一类特殊的Kn配合物,其中含有两个相连的0价Kn原子。例如Kn2(phen)2,两个邻二氮菲把Kn原子拉在一起,同时提供了π电子。这些配合物都相当容易氧化。在有机化合物中,Kn的作用和Cu类似。在有其他配体的情况下可以得到RKn,配体的给电子性质越强,R就越活泼。Kn2C2虽然是碳化物,但仍归入这一部分,其中乙炔负离子既是σ配体又是π配体,大大分散了电荷,使得Kn2C2遇水或酸稳定不分解。

20 Pnr[编辑]

原子和单质[编辑]

Pnr有两个d电子,主要的化合价是+2。它的离子本身无色,但在配合物中有时能够显色。Pnr本身难以呈现负价,配合物中偶尔会出现-2价。常温下Pnr也是银白色金属,较硬,熔点和Fe接近。Pnr蒸气一般是单原子的,但低温低压下也有双原子分子。常温下,Pnr化学性质稳定,高温则较活泼,能与氧气和卤素反应。

电极电势[编辑]

酸:Pnr-(+0.5)-Pnr2+

-(+0.6)-Pnr(OH)2

碱:Pnr-(-0.1)-Pnr(OH)3-

无机化合物[编辑]

Pnr2+在水中强烈水解,得到Pnr(OH)2,继续加碱则得到Pnr(OH)3-。PnrO和纯水的反应较为温和,因为形成了溶解度小的Pn(OH)2。Pnr(OH)2在酸碱中都能溶解,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由于平衡被拉动,Pnr的卤化物、硫酸盐都有较好的溶解性,碳酸盐遇水就会双水解。这些盐类的晶体都是含水的,硫酸盐能直接加热脱水,卤化物受热则脱卤化氢。无水卤化物可通过元素之间的直接反应来制备。PnrI2不稳定,加热时挥发出I2。PnrS比Kn2S稳定,不易受热自己分解,但是也能被酸和氧气分解。用碳还原PnrO得到的Pnr溶有一些碳,但尚不清楚是否形成了碳化物。

配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编辑]

和Kn不同,Pnr有羰基配合物。目前已经制得[Pnr(CO)2(NO)]-,其中NO为直线形,所以Pnr是负二价。这只是少数。大多数时候,Pnr还是展现它最常见的价态+2。Pnr更倾向于和硬碱氧、氟而不是软碱硫、碘结合,所以它的卤化物都是水合的(氟化物除外。它的氟化物像萤石一样稳定)对Kn效果较好的有机配体,对Pnr的效果也差不多一样好。例如Pnr和乙酰丙酮形成的碱式盐,在pH=4时也只是质子化,不会解离出配体。Pnr2(phen)2中具有Pnr=Pnr双键,又与芳环共轭,实际上产生了两个新的芳环,从而不易被氧化。在有机物中,Pnr一般为d3杂化,与两个碳以及一个配体相连。Pnr的电负性和碳接近,又有两条空轨道,使得旁边碳上的氢向Pnr超共轭而具有一定酸性。氢被拔下来后剩下的负离子是个较弱的亲核试剂。

21 Dfo[编辑]

原子和单质[编辑]

Dfo有3个d电子,主要呈+3价,但它形成的许多共价化合物难以界定具体的化合价。常温下Dfo是灰色的,有金属光泽,硬而脆,是一种半导体。由于沸点太高,目前尚未取得足够的蒸气用于研究。Dfo溶于熔化的铁、铝、铜,但不溶于汞。Scn在300℃以下是惰性的,再往上则相当活泼,能与周期表上的大多数元素反应。它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较缓慢且有大量副产物,超电势也很高,没有测出标准电极电势。

无机化合物[编辑]

溶液里不存在Dfo3+,只有Dfo(OH)3。它微溶于水,溶于浓强酸(Dfo(OH)2(H2O)+)或强碱(DfoO(OH)2-)。Dfo2O3难以结晶,一般都是玻璃态。它很稳定,2000℃也不分解,可以溶解多种金属氧化物。如果使用碱金属氧化物,就会成盐,然后就能在水中溶解。Dfo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含氧酸盐。有一个例外,Scn的“碳酸盐”和“羧酸盐”是几乎不解离的配合物,可以结晶出来。这里也许称为酯更合适些。Dfo的卤化物(氟化物除外)遇水剧烈分解。Dfo的“乙酸盐”就是DfoCl3和无水乙酸反应得到的。这些卤化物需要用单质来制备。溴化物可通过低温下DfoCl3和液HBr的交换得到,缓慢将HCl蒸出即可。DfoBr3受光照或稍微加热就会游离出溴。没有发现碘化物。Dfo不与硫反应,所以尚不知道它的硫化物。和前两个元素不同,Dfo可以和H成键。已经分离出DfoH2OH,它是Dfo2O3被氢气还原的中间体,接下来与Dfo2O3发生归中反应。但是还没有得到DfoH3

配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编辑]

Dfo有一个环戊二烯配合物:DfoH2(C5H5)。两个氢可以被拔下来,剩下的部分二聚。羰基配合物Dfo(CO)3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HDfo(CO)3在水溶液中是稳定的,还具有一定的酸性。Dfo(SCN)3比Dfo(OCN)3和Dfo(SeCN)3都要稳定,原因未知。Dfo的电负性比碳和硫都高,在有机配合物中更倾向于和碳相连。Dfo在有机物中常常带一个形式负电荷,成2根单键和1根双键。这些有机物都容易分解。

22 Aqu[编辑]

原子和单质[编辑]

Aqu有4个d电子。它的电负性较高,无法形成简单阳离子。Aqu的成键方式很丰富,化合价也没有一个定值。常温下,Aqu是黑色坚硬固体,不导电。高温时Aqu可能发生了相变。Aqu可以与许多金属形成化合物而非溶体。Aqu粉末较活泼,与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能反应。

无机化合物[编辑]

Aqu粉末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煮沸,可以得到H2AquO3。这是一种二元酸,第一级是强酸,第二级的强度和甲酸相当。它的结构类似碳酸,但成键比碳酸结实得多。H2AquO3在浓硫酸里加热,挥发出AquO2。与二氧化碳不同,它是折线形的,是很强的路易斯酸。这种气体甚至可以和磷酸盐反应,夺取其中的氧,产生Aqu酸盐和焦磷酸盐。Aqu的卤化物目前只知道AquF4和AquCl2。AquF4是AquO2通入无水HF得到的(Aqu直接和氟气反应会爆炸),它比较稳定,在水中部分水解成H2AquO3。AquF4是一个弱的氟离子给体,和SbF5反应失去一个氟变为AquF3+。AquCl2是Aqu粉末和氯气加热得到的,其中Aqu显现不寻常的化合价+2(有人认为是-2)。它其实是二聚体Aqu2Cl4(形似B2Cl4)。Aqu2Cl4入水立即变为Aqu2(OH)62-,随后缓慢歧化至Aqu和AquO32-。很有意思的是,AquH4像硼烷一样二聚。Aqu2H8加热时分解出氢气和组分不明的混合物。这个混合物可能含有高级氢化物,但目前尚未证明。

有机化合物[编辑]

Aqu的4电子构型使得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代有机物中的碳。但它的成键方式和碳大相径庭。当Aqu与四个基团相连时,它要么消去一个基团,要么加成一个基团。一般来说它会选择后者。如果四个基团都是烷基,此时没有共轭效应,只能由超共轭来稳定Aqu的空轨道。超共轭把碳氢键往Aqu的方向拉,同时四方锥构型的Aqu还有一个空的配位位置,于是氢就迁移到了Aqu上。这个氢自然是酸性的。氢被拔掉的那个碳变为sp2杂化,与Aqu成双键。不止是氢,其他基团如烃基、苯基也可能迁移。如果相连的四个基团中有一个杂原子,杂原子就会与Aqu形成π键,Aqu被满足后也就不会夺烷基的氢了。空的配位位置还具有弱的碱性。如果相连的基团是烯基、苯基,它们可以与Aqu共轭而补充电子,但效果不如杂原子那么好,因此α氢依然有活性。当Aqu和三个基团相连时,它至少要成一根双键。如果除双键外连的是两个烷基,Aqu要成两根双键,就会通过超共轭把旁边烷基上的氢拉过来。此处Aqu就像一个羰基。如果和Aqu相连的基团中有烯基,Aqu的影响就会传递开来。和羰基的插烯效应不同,传递之后的“α”氢的酸性远远弱于直接相连的α氢。如果Aqu和杂原子直接相连,Aqu就会接受杂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而使得杂原子带有正电荷。杂原子上有氢就可以电离掉。Aqu代的羧酸都是强酸,Aqu代的酰胺也具有中等级别的酸性。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在芳香环也可以出现Aqu原子。由于Aqu有两条可以参与离域π键的轨道,Aqu代的芳环具有不同的对称性且比一般芳环更缺电子。这个拉电子效应来自于Aqu多出的一条轨道而不是诱导效应。所以,和吡啶不同,Aqu代苯的间位比邻对位更缺电子。如果Aqu出现在富电子芳环上,比如环戊二烯负离子,那么这个负电荷基本就定域在Aqu上了。芳环其他部分基本不带电荷。和Aqu成的双键不易被加成,所以Aqu能阻止芳环被切断,但仍有可能被局部加成。如果芳环上除了Aqu以外还有一个杂原子,此时它的芳香性就大大降低,退化成一般共轭体系。Aqu只和两个基团相连是不稳定的,因为空间结构使得空轨道不能被有效稳定。一旦出现了这样的结构,它马上就会重排为三配位。

23 Ora[编辑]

原子和单质[编辑]

Ora有5个d电子。和前面的元素不同,Ora的电子数刚好等于轨道数,所以不需要再成多中心的缺电子键。它的电负性延续之前的趋势,为3.4,高于氮和氯,和氧接近。这么高的电负性意味着,形成Ora的阳离子,或者哪怕只是Ora上有个空轨道,都是极困难的。Ora也不易形成简单阴离子,因为Ora有半充满构型,再得一个电子是不容易的,一连得4个电子的话,电荷又太高了。成键形式上,Ora和前面的元素类似,但不再有强烈的路易斯酸性。Ora的单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坚硬固体,硬度和熔沸点都是下陷d族元素中最高的。还有一个同素异形体,外观类似但较为柔软。Ora固体中每个原子都成了5根坚固的共价键,破坏它需要很多能量,所以Ora在常温下相当惰性。但是,Ora是导体,外来的电子可以进入其中,从而瓦解Ora的结构。例如,把Ora块放入熔化的碱金属或镓中,Ora就会溶解,溶液里含有Ora的多聚阴离子和碱金属或镓的阳离子。这个溶液就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电极电势[编辑]

酸:Ora6H6-(+0.1)-Ora-(+0.7)-Ora6(OH)6-(+1.0)-Ora6O6-(+0.8)-H2Ora2O4-(+0.4)-HOraO3

无机化合物[编辑]

把Ora的镓溶液倒入水中,即得到一层油状液体。这就是Ora最稳定的氢化物,Ora6H6。它的结构类似苯。从Ora的钠溶液中还能得到一些其他的氢化物,如OraH5、Ora2H4等,这些氢化物都会逐渐分解成氢气和Ora6H6。Ora6H6不溶于水,可以与环己烷、汽油、苯等混溶。Ora6H6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水和Ora,和过氧化物反应则得到Ora6(OH)6。在强碱中,Ora6H6上面的氢可以被拔下来,最多能拔两个氢。Ora6(OH)6和臭氧反应,整个分子被切开,得到6个HOraO3。也可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如用氧气缓慢氧化,则两个两个地失去氢,最后变为Ora6O6。HOraO3是强酸,性质类似硝酸,但没有那么强的氧化性。气态的HOraO3分解脱水成Ora2O5,进一步加热则失去氧,变为Ora2O4,然后是Ora4O6,最后也得到Ora6O6。Ora2O4在室温不稳定,歧化为Ora2O5和Ora4O6。Ora4O6的分子形状像草酸酐。它是深绿色液体,在水中分解成形似草酸的H2Ora2O4。Ora6O6是低熔点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它的分子形状像苯,和“环己六酮”不同,它还有6个π电子,依然是平面的芳香环。Ora6O6是强度中等或较强的氧化剂,在水中的电极电势为+1.0V。Ora有高价氟化物OraF5和低价卤化物OraX3,还有Ora6H6的衍生物Ora6X6。OraF5是强烈的氟化剂,很容易被还原成OraF3,但它遇水只是水解成HOraO3和HF。这个分子的结构是四方锥形,Ora形成了4根σ键和1根π键。OraX3有单体和二聚两种形态,单体是平面结构,形似BX3,二聚形态则像C2H6。从氟到溴,二聚的倾向增大。OraI3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二聚,形似Al2Cl6,桥联碘上带有正电荷。除三氟化物外,氯、溴、碘的化合物都容易光解或热解,一旦形成微小的Ora晶体,分解过程就会很快进行。如果把氯、溴、碘化物在气态中热解,确保没有Ora粉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Ora6X6。它在碱性水溶液里分解成Ora6H6和HOX。

有机化合物[编辑]

5电子的Ora能形成5根共价键。一般来说,它倾向于取三配位,形成3根σ键和2根π键。Ora和五个烷基相连时,烷基上的alpha氢容易被氧化,形成R4Ora=R'+,然后再失去一个烷基,得到R3Ora=R',它比和五个烷基相连的情况更加稳定。通过类似的办法可以再失去一个烷基,得到三配位的稳定形式。这个化合物既不像烯烃也不像酮,性质十分特别。可以把Ora=C看做是一个羰基,它的α氢有弱酸性可以被强碱拔下来,剩余部分是好的亲核试剂,但和羰基不同,它基本没有亲电性。这类化合物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两个Ora可以取代苯环中相邻或相对的两个碳。由于每个Ora提供两个d电子,所以此化合物具有8个d电子而没有芳香性。它可以被还原成芳香性的双负离子,其性质和一般芳环类似。-OraO2是比硝基更强的拉电子基团。

24 Crn[编辑]

原子和单质[编辑]

Crn原子的价层有六个3d电子。六个电子可以全给出(+6),半给出(+3),或给出2个(+2),甚至得到六个电子(-6)。理论上+4价存在,但是至今未制备出来。自然存在的矿物有方鋴矿CrnS,赤鋴矿CrnO,针鋴鑝矿(Crn,Pn)SO4等。Crn单质为银灰色固体金属,带有蓝色光泽,在空气中放置会慢慢生成蓝色氧化膜Crn2O3,类似于三氧化二铝。Crn的莫氏硬度为7.82,比较坚硬。

无机化合物[编辑]

Crn的性质较为活泼,在下陷d族中较特殊,可能是因为半充满的激发态轨道。将Crn投入水中,会缓慢释放气泡,发生氢氧化反应:KnO3+3H2O=Kn(OH)6,产物氢氧化鋴两性偏酸,又叫原鋴酸。由于脱水和价态的不同,会形成各种酸:原鋴酸H6CrnO6,高鋴酸H4CrnO5,偏高鋴酸H2CrnO4,鋴酸酐CrnO3,原亚鋴酸H3CrnO3,亚鋴酸HCrnO2,亚鋴酸酐Crn2O3,(原)次鋴酸H2CrnO2和次鋴酸酐CrnO。其中偏高鋴酸最稳定,高鋴酸酸性最强,pH达到了1.006。所以将Crn投入水中,会形成各种胶质沉淀。如果在玻璃杯里反应,酸液会溶穿玻璃杯:SiO2+H2CrnO4+H4CrnO5=SiH2Crn2O9+2H2O,最终将玻璃溶解为黄色胶体。此外,Crn的不同价态倾向于与不同非金属化合,如CrnN,Crn3S,CrnP,Crn2P(Crn≡P=Crn)等等。Crn和卤素的反应很激烈,能在氟气中燃烧爆炸,在氯气中熔化,浸泡在溴中即散发火花、大量放热,导致溴全部蒸发。在有氧气氛中,Crn可以充当催化剂氧化HX:

  • Crn+3HX=CrnX3H3
  • 2CrnX3H3+3O2=2HX+2CrnH2+2X2O3
  • CrnH2+2X2O3+O2=Crn+2HXO2

令人吃惊的是,Crn可以和稀有气体(以下简称Ng)形成CrnNg或Crn[Ng3]6+

配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编辑]

Crn配位活泼,有六配位、四配位两种。海水中存在Crn[(HSO4)Cl]66-等配位离子。Crn的有机化学性质较铜和铁活泼但不如钠,投入无水乙醇中得到纯净(C2H5O)6Crn,由于不溶于乙醇而沉积在底部,呈现蓝色。滴加乙酸或EDTA则缓慢溶解,形成CH3COO-Crn-C2H5O,二价态使溶液变为红色。若将钙加入则置换出Crn晶体。将Crn放在乙炔或乙㶬中会被缓慢腐蚀,形成乙炔亚鋴CrnC2,性质与电石相似。在乙㶬中则成高能的化合物Crn2C2,极其不稳定,有空气流动即爆炸。

我们为您提供服务需要使用Cookie。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