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酸科

出自锑星百科
本條目基於謠言創作
thumb
thumb
本維基上除明確標為非超理的內容之外,一切內容均為虛構,完全不可信。
本條目基於現實中的謠言創作,您可能在其他地方見過類似的說法,但請千萬不要相信!

<infobox>

 <title source="title1">
   <default>酸科</default>
 </title>
 <image source="image1">

</image> <group collapse="open"> <header>基本信息</header> <label>名稱</label> <label>符號</label> <label>原子序數</label> <label>原子量</label> <label>族</label> <label>周期</label> <label>常見同位素</label> </group> <group> <header>相鄰元素</header> </group> <group collapse="open"> <header>物理性質</header> <label>原子半徑</label> <label>熔點</label> <label>沸點</label> <label>升華點</label> <label>閃點</label> <label>密度</label> <label>顏色</label> <label>硬度</label> <label>導電性</label> <label>衰變方式</label> <label>半衰期</label> </group> <group collapse="open"> <header>化學性質</header> <label>常見化合價</label> <label>標準電極電勢</label> <label>常見化合物</label> <label>特殊性質</label> </group> </infobox> 酸科,英文名Sanka,舊稱酸苛[1],符號/,原子序數8.5,指銻化的,核電荷數為8.5。由趙明毅的弟子蘇安可發現並命名。詳見酸科理論體系。 根據超理學家蘇安可本人所言,酸科起源於量子力學,是量子力學發展到最新階段發現的產物(這套理論被後人稱為量子力學二氫學派),已得到銻星大學銻星科學院共250位院士一致承認。

File:8.5.jpg
/原子模型 □=木子

原子結構[編輯]

酸科和其他科系元素一樣,不符合元素周期表排列規律,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5,原子核中有8個質子、1個正電科和8個木子,無中子。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1個負電科。

特點[編輯]

此科系元素為酸性,含有較強刺激性氣味。但無傷害性、無毒性。智慧生物長時間接觸本物質可能會造成智商永久性下降,准智慧生物不會造成影響,原因可能是其無銻場發功能力。

特別的,其可以通過<chem>/+5O2 ->[\text{發 功}] O2 </chem>的方式將其反銻化轉化為

製取[編輯]

銻化法[編輯]

進行銻化可以產生「酸科」元素。轉換方法是進行發功。

化合物[編輯]

目前已通過在銻場環境中發功的方式合成了一酸科化二氫一酸科化二氟(氟元素顯+1價)、氫一酸科化氟等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來看酸科與整數序數元素之間總是無法形成雙鍵。[2]

第五種相互作用[編輯]

近來,銻星第二超理研究所的超理學家們在進行酸科的同態波動衍射實驗時,發現酸科並不存在糾纏現象,並且描述酸科的弱相互作用系的過程中宇稱恆守恆。這意味着酸科內部具有更奇特的「第五種相互作用」。根據研究,這種力可以超距作用,但是只能在五行粒子之間發生作用,因此這種力被命名為「五行力」。

酸科與地球[編輯]

在2020年4月12日,蘇安可通過銻聯網連接到了地球落後的網絡,利用銻度百科地球人傳授了有關酸科的相關知識,但是愚蠢的地球人並沒有相信她,最終被地球的化學愛好者驅逐,招致了一部分地球人對銻星的黑評。

注釋[編輯]

  1. 蘇安可在命名酸苛元素0.5772156649……s後,決定改名為酸科,原因不明。
  2. 二氫者的糖代謝過程
元素周期表
<tabber>複數周期=
序數 -i i 2i 3i 4i 5i 更多
元素 M 鉾Sb Ch Sb Dc Sb Six 䃤Sb Hon 鉷Sb Zh 磚Sb ...Sb

科系元素
<tabber>負數周期=

{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