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理文献:雷论/论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218行: | 第218行: | ||
4,运动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时的方向。只有运动时才有方向。计算运动力大小时,就不需要去考虑运动力方向了。<br/>明白了?<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599063597 对力的方向的理解错误-最爱春雷吧]</ref> | 4,运动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时的方向。只有运动时才有方向。计算运动力大小时,就不需要去考虑运动力方向了。<br/>明白了?<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599063597 对力的方向的理解错误-最爱春雷吧]</ref> | ||
==十四,第三章牛顿第三定律的错误== | |||
1,教材为什么把牛顿第三定律放在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前面呢? | |||
2,牛顿第三定律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
3,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 | |||
4,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br/>这只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后,合外力=0时的一种静止状态。图3.3-1,3.3-3,弹簧秤显示的都是拉力大小。<br/>图3.4-1,3.4-2,3.5-2,3.5-6等证明:不管有多少个分力,只要合外力=0,物体都是静止的。 | |||
5,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后,合外力>0时,会发生物体的运动现象。 | |||
6,当一个物体作用在另一个物体的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会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 |||
7,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因为有两个物体的力的存在,才能发生相互作用。<br/>如果只有一个物体的力,和谁去相互作用呢? | |||
8,两个物体发生作用时,必须明白什么是施力物体,什么是受力物体。<br/>踢足球时,脚是施力物体,足球是受力物体。只有施力大于足球摩擦力时,足球才能飞出去。足球飞出去的力就是足球的运动力L=kmv。当受到空气阻力时,运动力逐渐减小,当运动力=0时,足球运动停止。足球还受到地球引力作用,飞行过程中会逐渐往下落。 | |||
9,证明:说物体的力只有在物体作用时才存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错误的。 | |||
10,证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602430843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十四-最爱春雷吧]</ref> | |||
==十五,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 |||
牛顿第一定律的错误 | |||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 |||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说了物体的三种状态: | |||
(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
(2)保持静止状态。 | |||
(3)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 |||
3,凭什么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
(1)有人说:是因为有动量。 | |||
(2)既然说是动量了,为什么又说是惯性呢? | |||
(3)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究竟是动量?还是惯性呢?还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呢?哪一个真正明白了? | |||
(4)证明:说惯性,说动量,都是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无知。 | |||
4,物体凭什么保持静止状态? | |||
(1)只有物体受到的合外力=0,运动力=0,才能保持静止状态。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实验证明的。 | |||
(2)证明:说惯性能保持静止状态是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无知。 | |||
5,外力凭什么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 |||
(1)难道是外力和惯性去发生作用? | |||
(2)难道是外力和动量去发生作用? | |||
(3)只有运动力不变,才能保持速度不变的运动。 | |||
(4)只有与运动力同方向的外力作用,才能迫使它运动速度增加。 | |||
(5)只有与运动力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才能迫使它运动速度减小。 | |||
(6)只有与运动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外力作用,才能迫使它运动方向改变。 | |||
6,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错误的。<br/>希望有智商的人明白!<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603642627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十五-最爱春雷吧]</ref> | |||
==十六,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 |||
牛顿第二定律的错误 | |||
1,牛顿第二定律说: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br/>牛顿第二定律即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被认为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和核心。<br/>但是,作为运动定律,只有一个公式F=ma,只强调“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是错误的。还有物体运动的很多主要问题没有说,也无法说。 | |||
(1),没有说运动速度是怎样产生的? | |||
(2),没有说加速度是怎样产生的? | |||
(3),没有说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 |||
(4),没有说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 |||
(5),没有说加速度的目的是什么? | |||
(6),没有说运动速度与力的关系是什么? | |||
2,只有运动力创新理论,L=kmv,才能最完美的解答一切运动问题。 | |||
(1),速度是这样产生的:力作用物体每1秒运动的路程。<br/>速度公式:V=S/t。S,运动路程。t运动时间。单位:米/秒。 | |||
(2),加速度是这样产生的:每秒增加的速度v | |||
(3),力与速度成正比关系。<br/>例如:1N的力作用1千克物体1秒时间,速度v=1米/秒。<br/>10N的力作用1千克物体1秒时间,速度v=10米/秒。 | |||
(4),只有力+力,才能增加速度。<br/>例如:10N的力作用1千克物体1秒时间,速度v=10米/秒。如果这时停止增加力,运动力L=10N=10雷,在没有任何阻力时,物体就会保持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br/>保持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再增加1N的力作用10秒时间(每秒增加1N),或者增加10N的力作用1秒时间(每秒增加10N),运动力L=10N+10N=20N=20雷。速度就是20米/秒。停止增加力后,物体就会保持2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 | |||
(5),只有力-力,才能减小速度。<br/>例如:要让20米/秒的速度运动的1千克物体以15米/秒的速度运动。怎么办?<br/>只需要减小5N的运动力。一是减小油门,二是用1N的阻力作用5秒,或者用5N的阻力作用1秒.。使运动力L.=20N-5N=15N=15雷。就能保持15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 |||
(6),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加速度X作用时间。公式:V=at。 | |||
(7),加速度的目的:只要控制好加速度的力和作用时间,就能够获得最满意的运动力和运动速度。 | |||
(8),匀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因为他们的运动力不变,所以运动速度不变。因为他们的运动力方向不同,所以运动状态(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不同。 | |||
3,在运动力L=kmv和F=ma中,Kv和a是等值的。1L和1N是等值的。<br/>但是:F=ma是错误的。因为,无论运动快慢都只有速度v,而不是加速度a。只有每秒运动速度v需要的力,而不是加速度运动才需要力。如果将a改成kv,k =每秒=1/秒,变成每秒增加的速度就可以了。 | |||
4,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的最关键性错误。那种认为“力只产生加速度”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错误的。<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604462749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十六-最爱春雷吧]</ref> | |||
==十七,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中的错误== | |||
1,既然教科书明确强调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就不应该说“匀速直线运动”是惯性;就不应该说运动是动量的运动;就不应该说是动能,势能的运动。 | |||
,<ref>编者注:原文如此。</ref>2,不是有力物体就能够运动。 | |||
(1)拉力小于物体摩擦力,物体是静止的,不能运动。 | |||
(2)拉力=物体摩擦力,物体是静止的,不能运动。教科书说“拉力=物体摩擦力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是错误的。 | |||
(3)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一条直线上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无论这两个力有多大,无论这个物体质量是多么小,都是静止的,不能运动的。 | |||
(4)无论多少个外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面,只要合外力=0,物体一定是静止的。不能运动的。 | |||
3,只有运动力L=kmv=合外力N>0,物体才能运动。 | |||
(1)运动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 |||
(2)运动力越小,运动速度越慢。 | |||
(3)运动力不变,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匀速运动。 | |||
(4)运动力=0,运动速度=0,物体停止运动。 | |||
(5)这才是运动和力的关系。 | |||
4,证明:运动力才是物体运动的真正原因。<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605717369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十七-最爱春雷吧]</ref> | |||
==十八,第四章 2,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错误== | |||
1,图4.2-1的实验思路是错误的。 | |||
2,因为槽码拉力的下落运动是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力在不断增加,因此,小车速度才不断增加的。 | |||
3,如果换成小小的电动机,拉力不变,运动力不变,小车一定是匀速运动的。 | |||
4,一切工作的牵引车都能够证明:牵引力不变,运动速度不变。 | |||
5,只有增加拉力,才能增加小车速度。 | |||
6,证明:图4.2-1的实验思路是错误的。实验证明力产生加速度是错误的。<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614649469 《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十八-最爱春雷吧]</ref> | |||
==十九第五章 运动速度方向的错误== | |||
1,说“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错误的。 | |||
2,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力的方向。也只有运动力才有方向。 | |||
3,运动力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是不可能改变运动方向的。 | |||
4,任何实验都可以证明:只有在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br/>比如踢足球,扔石头,因为飞行在空中的足球,石头受到了地球的引力作用,因此在飞行过程中渐渐往地面掉<br/>下去。 | |||
5,速度只是衡量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运动路程/运动时间。哪里来的方向呢? | |||
6,图5.1-1,5.1-2,5.1-3,5.1-4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是速度方向。 | |||
7,证明:说“速度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都是错误的。<ref>锑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615811762 高中物理教科书第二册的种种错误十九-最爱春雷吧]</ref> | |||
== 参考资料 == | == 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