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理文献:雷论/论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

本文收录大锑雷绍武在其学生耍猴人的建议下发表的,对碲球高中物理教材体系的批判之作。

一,参考系的错误

1,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一个物体质点的运动。

2,质点的运动,是质点位置的改变的运动。

3,一个质点位置的改变需要其他参考系吗?没有其他参考系,难道质点的位置就不能改变吗?,就不能运动吗?

4,证明:说运动需要参考系是错误的,无知的。[1]

二,直线运动的位移错误

1,直线运动,只是运动的一种理想状态。

2,在客观现实的运动中,这种直线运动的位移是不存在的。

3,在客观现实的运动中,运动的轨迹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转动,震动等等。运动的只有运动的路程。

4,证明:用位移描述运动是错误的。[2]

三,时间概念的错误

1,教材说:首先要清楚“时间”一词的含义。

2,教材解释了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吗?没有啊!

3,教材提出“时刻”的概念,解释了什么是时刻吗?没有啊!

4,教材提出了“时间间隔”的概念,时间间隔怎样定义呢?没有啊!

5,教材说清楚了什么时候用“时间”?什么时候用“时刻”?什么时候用“时间间隔”吗?没有啊!

6,图1-2-1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实际上,用简简单单的时间安排表会更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7,证明:教材对时间的概念是错误的。

8,时间单位是:年月日时分秒表示。时间,都是用多少秒,多少分,多少小时,多少天,多少年去表达的。[3]

四,位移——时间图像的错误。

1,物体的运动和时间是密不可分的。只要运动,就需要时间。运动需要的时间就在运动的轨迹上面。因此,用直角坐标描述运动是错误的。

2,运动的轨迹是立体的。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是错误的。

3,运动轨迹不可能是直线的,随时随地改变着运动方向,因此,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是错误的。

4,结论:位移——时间图像是错误的。图1.2-6图像是错误的。[4]

五,速度定义的错误

1,高中教材说: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表达式:速度=位移/时间。

2,这是完全错误的。

3,位移是运动前后位置的距离。不是直线运动时,这个距离的长度怎样测量?怎样计算?怎样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匀速运动的来回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的物体,各个位置点的位移到原来的位置都不相同,运动速度都不相同。难道改变了它们原来的匀速运动状态吗?。

如果回到原来位置,位移=0,能够证明物体没有运动?没有速度吗?

4,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没有一个人明白?为什么这么明显的错误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就是科学界的不懂装懂,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悲哀!

5,运动的时间,路程是能够测量的。

运动的速度=运动路程/运动时间。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为什么这些人不能理解呢?

这就是不懂装懂,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悲哀![5]

六,说速度是矢量的错误

1,物理教材说: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说速度是矢量是错误的。

,2,速度,只是衡量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每秒运动的路程长度。长度有方向吗?每秒有方向吗?1米每秒,10米每秒有方向吗?哪一个数字是表示方向的?方向在哪里?

3,图1.2-4已经证明: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不同。说位移是运动方向是无知的。用位移求速度是无知的。

,4,只有运动力才有方向。只有运动力才能使物体运动。运动力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只有物体运动时才有运动方向。物体运动后就只有运动的路程。路程只有长度,是没有方向的。图1.2-4中,ACB才是物体运动的路程。只有运动路程/运动时间=运动速度。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有人明白吗?

,5,证明:说速度是矢量是错误的。[6]

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错误

1,教材把速度分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错误的。

2,平均速度:是几个不同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多少米/每秒。

3,任何时间运动的速度都=运动路程/运动时间=多少米每秒。瞬时的运动速度也不会例外。

4,证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多少米每秒。

5,因此,把速度分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错误的。[7]

八,加速度理论的错误

1,物理学中把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叫作加速度。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2,这种定义和单位都是错误的。

3,客观事实是:每秒增加的路程/时间=每秒增加的速度。才叫加速度。

每秒增加的运动路程越长,加速度越大。

4,传统加速度单位:米每二次方秒。其中“每二次方秒”的意义是什么呢?

5,只有每秒增加的速度,才叫加速度。单位:每秒米每秒。

如果把“每秒米每秒”写成“米每二次方秒”是错误的。[8]

九,加速度方向的错误

1,教材图1.4-1和解释说:加速度有方向。

2,速度和加速度只是衡量汽车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增加了速度,只是证明比前一秒运动的路程更远,比前一秒的速度快。是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吗?

3,只有汽车才有运动方向。汽车的运动方向是汽车的运动力方向给的。只有运动力才有大小,有方向。

4,汽车要增加速度,只有增加运动力。汽车增加的运动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9]

十,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中的种种错误

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是物体很多种运动状态的一种状态。因此,作为物理学只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是错误的。

2,匀变速运动是每秒变化的速度相同的运动

3,那种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实验是对学生的误导。

4,现实生活中,汽车速度变化,火车速度变化,飞机速度变化,是不可以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

5,汽车,火车,飞机的时速表上面显示的速度,是每秒运动的路程的显示。没有运动的路程,是不可能有速度显示的。

6,匀变速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匀变速运动是每秒运动力的变化产生的速度相同的运动。

每秒增加的运动力相同,每秒增加的速度相同。

每秒减小的运动力相同,每秒减小的速度相同。

这才是一切匀变速运动的原因。

7,证明:这一章的相关实验内容和解释内容是错误的。[10]

《论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十一

1,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错误。

2,教材有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有加速度不变的数据。但是,可以肯定,自由落体的质量不同,加速度肯定不同。教材为什么不做这样的实验?

3,自由落体真空实验是错误的。因为人们没有生活在真空环境里面。真空与实际环境存在差异。

4,教材没有说明自由落体加速度运动发生的原因。

5,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质量不变,运动力不断增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运动。

6,自由落体第一秒下落的速度v就是第一秒的运动力L=kmv。

7,自由落体每一秒增加的运动力相同,因此,每一秒增加的速度相同。

8,自由落体运动时间越长,运动力越大。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9,自由落体运动时间越长,速度越快。可以用测速计测量。[11]

[12],自由落体运动是重力(引力)加速度运动。质量相同,重力(引力)不同,运动力不同,加速度不同。

十二 重力计算测量的错误。

1,教科书上说:重力G=mg。m,质量。g,自由落体加速度。

2,自由落体加速度是物体的重力下落运动时增加的速度。怎样计算重力?怎样测量重力呢?

3,正确的是:物体的重力G=静止时的弹簧秤拉力N=地球对物体的引力N。

4,高度不同,地球引力不同,重力不同。失重时,重力=0。但是,质量m不会改变。

5,物体的重力系数g=重力N/千克。

6,重力G=mg。 m,物体质量,g,重力系数。

7,记住:g是重力系数,不是重力加速度。
欢迎指出错误。[13]

十三,“相互作用——力”的错误

1,把“力”定义为“相互作用”是错误的。

2,力有大小和方向,比如重力=重量=地球的引力,方向向下。

3,当支持力、拉力=重力时,物体静止。

4,当支持力、拉力>重力时,物体上升。支持力、拉力越大,运动力越大,物体上升越快。

5,当支持力、拉力<重力时,物体下降。支持力、拉力越小,越大力越大,物体下降越快。

6,当支持力、拉力=0时,物体自由落体下落,只有每秒增加的运动力L=kmv。

7,图3.2-2的解释:拉力=摩擦力时匀速运动是错误的。拉力=摩擦力时能够运动吗?能够匀速运动吗?运动速度是多少?

8,任何物体,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物体一定是静止状态。

9,证明:重力,拉力,弹力,支持力,摩擦力,运动力都是物体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不是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大小相等的力。[14]

对力的方向的理解错误[15]

1,说力有方向,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作用时有方向。

2,说力F、N、L有方向是错误的。因为F、N、L只有数字大小和单位。是没有方向的。

3,运动力L=kmv只有数字大小和单位。

4,运动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时的方向。只有运动时才有方向。计算运动力大小时,就不需要去考虑运动力方向了。
明白了?[16]

参考资料

雷先生的书库













































论 科
高 书
中 种
物 种
理 错
教 误

































……
您正在阅读:《论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