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博客:Sxlzr444/关于电科性质的研究

来自锑星百科

本博客主要讨论科系元素及其重要粒子组成——正负电科的形成,属于靓仔力学范畴。

相关页面:电科 科夸克

氢氧酸,在溶液中会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为水合的,但是在地球初中教材这一特殊的化学环境下,溶液中可以存在孤立的氢离子,即质子。这与二氢妇女在地球的生活环境相符合,所以二氢妇女可以在溶液中获得质子。

孤质子容易受到锑场的直接作用。在锑场的作用下,质子中的一个夸克失去1/2单位的正电荷,只剩下+1/6单位的电荷。锑星学者将这种奇怪的夸克称为科夸克。
这时,质子变为了由一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一个科夸克组成的,对外显+1/2单位电荷的新的离子。锑星学者将之命名为电科。

在溶液中,电科不能单独存在,在产生之后会立即与氢氧根离子中的一个电子发生反应。电子中1/2单位的负电荷与其相互抵消,剩余一种带-1/2单位电荷的新的粒子,这种粒子和电子相比质量大得多,据严密的猜想,其中含有一个上反夸克,一个下反夸克和一个新的粒子——为科夸克的反粒子——被命名为科反夸克。由于这种新的粒子与电科结构完全相反,所以原电科被改称为正电科,这种新的粒子被称为负电科。

正电科与负电科互为反粒子,但是却像中微子一样,不会互相湮灭。

正电科吸收了锑能,在与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发生作用时将其释放,影响到了离子中的氢核。氢核,也就是质子,在吸收锑能之后,发生了类似的反应,生成正电科。正电科不能在溶液中稳定存在,含有高锑能的正电科便与最近的氧核结合,并在核内释放锑能。

留在氧核内的锑能被中子所吸收,高能中子不稳定,发生分裂。这解释了酸科中不含中子,却观测到了一种新的粒子——木子的原因。一个中子分裂为三个木子。根据十分严密的猜想,木子中含有两个科夸克,共有+1/3单位的正电荷。

木子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力,不同于四大基本力,使带有正电的木子和质子能够抵抗电磁斥力,相互结合。这种作用力对于木子的电荷有屏蔽作用,所以木子对外不显电性,不能吸引电子或电科。

至此,氢氧根离子转化为一个核内存在8个质子,1个正电科,24个木子;核外存在8个电子,1个电科的新原子,即酸科。酸科微溶于水,便从溶液中释放出来,形成二聚体,即酸科气(/2)。

我们为您提供服务需要使用Cookie。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