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博客:NLSGoogologist/釒格(翻譯)
釒格(英文:Abeggium)是一種超理元素,符號為Ab,原子序數為141,原子量385。該元素是為了紀念化合價理論的先驅理察·阿貝格(Richard Abegg, 1869-1910)而命名的。該元素在IUPAC被稱為Unquadunium (Uqu),或簡單地稱為141號元素。釒格是釒雞系的第21種元素,價電子排布為5g21。
儘管釒格是第一種第八周期的f區元素,但g軌道仍然有電子存在,現在它還需要三個電子才能填滿g軌道。g軌道有15個電子。其原子核由385個微粒(141個質子,244個中子)組成。
像所有其他比鉛重的元素一樣,釒格元素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其中半衰期最長的同位素是385Ab,其半衰期為1毫秒(自發裂變)。
釒格最常見的氧化態是+3價,但它也顯示出+4的常見價態以及不太常見的+1和+2。在水溶液中,+2(綠色)和+3(灰黑色)氧化鹽是常見的,如AbCO3 (+2), Ab(NO3)3 (+3), AbSO3(+2)和AbPO4(+3)。+4態最常見於鈣化物、鹵化物和氧鹵化物中,如AbO2、AbF4和AbOC12。
AbF3為水綠色結晶固體,氫氟酸可將AbF43氟化,AbF4為天藍色結晶。AbCl3是一種石灰綠色的離子固體,可用鹽酸或氯氣氯化成AbCl4,是一種海綠色離子鹽。如果Ab2O3暴露在空氣中數天,會形成一層黑色薄膜,隨後氧化為AbO2,其外觀與初始狀態相同。
AbBr3是一種棕色的離子鹽,與AbBr4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是一種深綠色晶體固體。AbI3是黃橙色,而AbI4是紅紫色。由於砹的半衰期為八小時,砹化物AbAt3和AbAt4會通過砹的α衰變轉化為AbBi和Ab3Bi4。這些鉍化物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分解。abeggium的石田化物(AbTs3和AbTs4)比砹化物更持久,因為石田的半衰期長於7年,而砹只有8小時。
由於+3是釒格最常見的氧化態,所以它可以與VA族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如AbN(黑色),AbP(藍黑色),AbAs(綠棕色),AbSb(栗色)。剛剛提到的不穩定的AbBi是一種棕黑色固體。穩定的化合物有AbB和AbAl。在+4價態下,可與碳、硅、鍺等形成二元化合物,與AbB、AbAl等形成折光固體。
釒格是一種淺灰色的白色金屬,具有延展性與光澤。Abeggium的密度約為6.77克/立方厘米,與銻和鈰相似。它具有面立方體晶體結構,但冷卻到-138°F時,它變成面心立方體晶體。它具有順磁性,居里點為-425°F,在該溫度下冷卻後變成反鐵磁性。釒格在室溫(77°F)下為固體,熔點為1200°F,沸點為3103°F,對應的液體範圍為1903°F,液體比為2.15(僅在轉換為蘭氏度或開爾文時計算)。一摩爾的釒格需要39焦耳的能量來加熱1°F。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地球上根本不存在釒格,但由於其短暫的半衰期,人們相信它幾乎不存在於宇宙的某個地方。每一種比鐵重的元素只能通過恆星爆炸自然產生。但即使是最強大的超新星或最猛烈的中子星碰撞也很可能不可能通過r過程產生這種原子序數為141的超重元素,因為沒有足夠的能量或足夠的中子來產生這種超重元素。相反,這種超重元素只能由先進的科技文明製造出來,實際上它在宇宙中的豐度可以解釋為它的存在。據估計,宇宙中Ab的豐度為3.34×10-32,相當於1.12×1021kg。
翻譯自Fandomium Wiki: Abegg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