銻星百科:首頁/Common
聚甲烷(Polymethane)簡稱PM,又叫大銻屁塑料,是由甲烷聚合而成的一種熱固性樹脂。聚甲烷無色,無臭,無毒手感似大理石。耐高溫和低溫(-268℃~5012℃)。耐大多數強酸強鹼強氧化劑強還原劑,但遇到超鹽酸會較慢分解為甲烷。常溫下不溶於一般溶劑。其強度,硬度與鈦合金相似,密度一般比較低(0.45~0.38 g/cm3)。一般加工方法為澆注法,一旦成型,便無法重塑。可以用鍍銫的超鹽酸筆去雕刻。聚甲烷由於其機械性能好,重量輕,原料易取,正在逐步替代金屬材料。
王去隗 File:王去隗.jpg
王去隗wĕì,字為民,銻星人,王存臻之弟。他是繼趙啟臻三元老以及雷紹武、張若水後又一位超理師級人物。堪稱改變銻宙的一系列理論之提出者。現任著名超理學家委員會委員之一,銻星科學院成員。獲得了四次挪杯兒獎。榮獲彭化流稱號。地球歷1060年秋,王去隗出生於銻星。他在很小時便憑藉優秀的成績和淵博的學識被保送進入銻星大學,並順利進入銻星科學院工作。進入銻星科學院後,孜孜不倦的王去隗投身超理學研究,並樂此不疲。他的成就極度廣泛,涵蓋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甚至於神學等各大基礎學,其沒有最重大的成就,因為他的各大理論都對超理學發展影響深遠,如「銻宙行星演化論」、「無中生有論」、「王為民黑洞白洞論」等。
11月16日:國際包容日
維基百科是一部由用戶提供內容的自由百科全書,中文版維基百科的成長依靠您的參與:
維基百科是一個內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參與、並有多種語言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準確和中立的百科全書。所有文字內容在CC BY-SA 3.0協議下發布,任何人都可以在該協議條款的要求下自由使用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