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硝酸」:修訂間差異
小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22行: | 第22行: | ||
==性状== | ==性状== | ||
该品为无机化学强腐蚀性物品,纯品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极易溶于水或乙醇并放出大量的热,其溶液呈极强的酸性,在夺取质子能力弱的溶剂如无水甲醇中,与其他超强酸相比,它的强度便显示出来,在《普通光学放大镜》①下,找不到未离解的(HNO<sub>3</sub>)<sub>10</sub>或HNO3分子,因此可以看作是:『真正的完全电离』,一个超硝酸分子可以完全电离出10个水合氢离子和10个硝酸根离子: | 该品为无机化学强腐蚀性物品,纯品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极易溶于水或乙醇并放出大量的热,其溶液呈极强的酸性,在夺取质子能力弱的溶剂如无水甲醇中,与其他超强酸相比,它的强度便显示出来,在《普通光学放大镜<ref>普通光学放大镜:这是一种特殊的,放大倍数0.002~0.001之间的,能观察到分子、原子、离子的放大镜,最初由 超理继承人1号 制成,为此他获得2078年“挪杯儿”物理学奖。</ref>》①下,找不到未离解的(HNO<sub>3</sub>)<sub>10</sub>或HNO3分子,因此可以看作是:『真正的完全电离』,一个超硝酸分子可以完全电离出10个水合氢离子和10个硝酸根离子: | ||
:10H<sub>2</sub>O+(HNO<sub>3</sub>)<sub>10</sub>==10H3O(+)+10NO3- | :10H<sub>2</sub>O+(HNO<sub>3</sub>)<sub>10</sub>==10H3O(+)+10NO3- | ||
安提莫尼光谱 | 安提莫尼光谱<ref>即Antimony光谱,一种特殊的,具有透视性的,能扫描出微观粒子状态的光谱,最初由 超理继承人4号 发现,并广泛应用。</ref>测得:无论其表观电离度,还是其有效电离度,只要在有足够溶剂分子存在下,它的电离度总是无限接近100%,0.1mol/L溶液pH=0。该品无色,易挥发,但因工业品中会混有大量的HNO3分子,而HNO3在(HNO<sub>3</sub>)<sub>10</sub>中极易分解,因此高浓度该品可能呈红棕色。一般商品纯超硝酸的浓度为96%~98%,商品浓超硝酸浓度为65%~68%,密度为11.62kg/L,还可在纯超硝酸中溶解N<sub>2</sub>O<sub>4</sub>或NO<sub>2</sub>,因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雾,通常称其为发烟超硝酸,它比纯超硝酸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 | ||
超硝酸是一种超强酸,它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 超硝酸是一种超强酸,它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 ||
*超硝酸的不稳定性:超硝酸不稳定,易分解。不仅超硝酸沸腾时分解,室温下见强光也会分解,受热时分解更快: | *超硝酸的不稳定性:超硝酸不稳定,易分解。不仅超硝酸沸腾时分解,室温下见强光也会分解,受热时分解更快: | ||
:2(HNO<sub>3</sub>)<sub>10</sub>==20NO<sub>2</sub>↑+5O2↑+10H<sub>2</sub>O-280KJ | :2(HNO<sub>3</sub>)<sub>10</sub>==20NO<sub>2</sub>↑+5O2↑+10H<sub>2</sub>O-280KJ | ||
:超硝酸越浓,越易分解,分解出的二氧化氮溶于超硝酸中使酸呈黄色。为防止超硝酸分解,常贮藏于内层镀钫 | :超硝酸越浓,越易分解,分解出的二氧化氮溶于超硝酸中使酸呈黄色。为防止超硝酸分解,常贮藏于内层镀钫<ref>这里指的是钫-194,钫的最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255年,最初由 超理继承人127号 用铹-256的质子轰击砹-202的中子的方法制得。</ref>的棕色瓶中,低温暗处保存。 | ||
*超硝酸的氧化性:超硝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无论浓、稀超硝酸均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它能和所有金属和除氟、氧、氮及氦之外的所有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很猛烈的,伴随着燃烧和爆炸。但由于超硝酸的氧化性和超硝酸根离子的配位性太强,导致金属钫在其中发生钝化,生成一种特别稳定的配合物: | *超硝酸的氧化性:超硝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无论浓、稀超硝酸均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它能和所有金属和除氟、氧、氮及氦之外的所有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很猛烈的,伴随着燃烧和爆炸。但由于超硝酸的氧化性和超硝酸根离子的配位性太强,导致金属钫在其中发生钝化,生成一种特别稳定的配合物: | ||
:(HNO<sub>3</sub>)<sub>10</sub>+Fr==H10Fr(NO<sub>3</sub>)<sub>10</sub>[超硝酸根合超钫酸,无色] | :(HNO<sub>3</sub>)<sub>10</sub>+Fr==H10Fr(NO<sub>3</sub>)<sub>10</sub>[超硝酸根合超钫酸,无色] | ||
第79行: | 第79行: | ||
首先取浓硝酸,将其转移至冰库中,加速降温至-255℃,浓硝酸会呈现一种特殊的,无定形的“玻璃态”,此时加高压使氢气液化,通入玻璃态的硝酸周围,使其缓慢渗入硝酸分子中,等待63天,升温至室温,即得超硝酸。 | 首先取浓硝酸,将其转移至冰库中,加速降温至-255℃,浓硝酸会呈现一种特殊的,无定形的“玻璃态”,此时加高压使氢气液化,通入玻璃态的硝酸周围,使其缓慢渗入硝酸分子中,等待63天,升温至室温,即得超硝酸。 | ||
===实验室制法=== | ===实验室制法=== | ||
于基质实验室内,将纯硝酸急剧冷却至-255K(注意这回是热力学温标,已低于绝对零度 | 于基质实验室内,将纯硝酸急剧冷却至-255K(注意这回是热力学温标,已低于绝对零度<ref>最初由超理继承人255号用酸性熟石灰作制冷剂,结果一不小心使温度降到了0K以下,而且直达-255K,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酸性熟石灰作制冷剂,以达到低于绝对零度的低温。</ref>),用纯净的钛及钔<ref>(先要看一下我的名字)这里的钔指的是钔-255,钔的最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65535年,最初由太极门255用锘-256的质子轰击锝-98的中子的方法制得。</ref>两种金属与其接触,慢慢地,负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以超硝酸根为配体的配合物:H10Ti(NO<sub>3</sub>)<sub>10</sub>和H10Md(NO<sub>3</sub>)<sub>10</sub>,将其在255K,255Pa下自行分解255天,可制得纯净的超硝酸,以金属钫包围,然后为防止钫发生燃烧,应立即转移至内层镀钫的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 ||
==运输== | ==运输== | ||
大量的超硝酸要用内层镀钫的棕色卡车运输。 | 大量的超硝酸要用内层镀钫的棕色卡车运输。 | ||
第92行: | 第92行: | ||
CP化学纯超硝酸(HNO<sub>3</sub>)<sub>10</sub>(65%~68%)75元/500g | CP化学纯超硝酸(HNO<sub>3</sub>)<sub>10</sub>(65%~68%)75元/500g | ||
工业级超硝酸(HNO<sub>3</sub>)<sub>10</sub>(45%~55%)45元/500g | 工业级超硝酸(HNO<sub>3</sub>)<sub>10</sub>(45%~55%)45元/500g | ||
== | ==注释== | ||
<references /> | |||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 ||
[[Category:超强酸]] | [[Category:超强酸]] | ||
[[Category:超理产品]] | [[Category:超理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