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超理文献:超理化学——电化学」:修訂間差異

出自锑星百科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一、电解==
==电解==


Sb是锑星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与之相关的化工产业是锑星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锑|Sb]][[锑星]]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与之相关的化工产业是锑星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流彭工业===
===流彭工业===
[[File:硫硼电解池.png|frame|硫硼工业电解池模型图]]
[[File:硫硼电解池.png|frame|硫硼工业电解池模型图]]
超理反应中电子有时不能直接起作用,还需要一些高能过程转化。从粒子加速器中不断射出Ka原子,沿着导线运动,轰击电解池中的Sb原子,将Sb原子轰为S粉末(不是硫)、b粉末和电子。b粉末更容易吸引电子,被还原为B,S粉末则缺少电子可吸引,被氧化为S。
超理反应中电子有时不能直接起作用,还需要一些高能过程转化。从粒子加速器中不断射出[[鉲|Ka]]原子,沿着导线运动,轰击电解池中的Sb原子,将Sb原子轰为S粉末(不是硫)、b粉末和电子。b粉末更容易吸引电子,被还原为B,S粉末则缺少电子可吸引,被氧化为S。


{{化学方程式|Sb|S^{*}+b^{*}|cond=Ka轰击}}
{{化学方程式|Sb|S^{*}+b^{*}|cond=Ka-Shoot}}


{{化学方程式|b^{*}+2e^{-}|B}}
{{化学方程式|b^{*}+2e^{-}|B}}
第15行: 第15行:
总反应为:
总反应为:


{{化学方程式|Sb(熔融)|S+B|cond=通电}}
{{化学方程式|Sb(melt)|S+B|cond=electricity}}


二者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流彭工厂的收入相当可观。
二者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流彭工厂的收入相当可观。


但是,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还有反应:
但是,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还有反应:{{化学方程式|Sb|S+B|cond=ZMY}}吗?为何不直接使用这个反应?
 
{{化学方程式|Sb|S+B|cond=发功}}
吗?为何不直接使用这个反应?


①既然条件为“发功”,就要有人值守在反应堆前不断发功,不符合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①既然条件为“发功”,就要有人值守在反应堆前不断发功,不符合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第29行: 第26行:


===NiSb的转化===
===NiSb的转化===
[[File:NiSb转化电解池.png|thumb|336px|NiSb转化电解池]]
[[File:NiSb转化电解池.png|thumb|336px|NiSb转化电解池模型图]]
物质总是有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化的趋势,像地球上的Si元素一般都以{{Chem|SiO2}}存在一样,锑星上的Sb一般都以NiSb的形式存在。但是,拼音定律告诉我们,NiSb对人体有害。2个世纪前,锑星科学家发明电解法转化NiSb,解决了一个千年难题,并为锑星增加了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
物质总是有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化的趋势,像地球上的Si元素一般都以{{Chem|SiO2}}存在一样,锑星上的Sb一般都以NiSb的形式存在。但是,拼音定律告诉我们,NiSb对人体有害。2个世纪前,锑星科学家发明电解法转化NiSb,解决了一个千年难题,并为锑星增加了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


第52行: 第49行:
<math>W=Pt</math>
<math>W=Pt</math>


W就是电解池的能量消耗量,单位为J;Pt是电解过程中消耗Pt电极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br />电解的能量转化效率固定为90%,因为有曰:“十个电解九个锑,还有一个赵明毅”。
W就是电解池的能量消耗量,单位为J;Pt是电解过程中消耗Pt电极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电解的能量转化效率固定为90%,因为有曰:“十个电解九个锑,还有一个赵明毅”
 
==原电池==
 
===锑星上的原电池原理——以圆电池为例===
[[File:圆电池模型图.png|thumb|400px|圆电池模型图]]
[[圆|圆元素]]是赵明毅大师发现的元素,且当时制得了少量元素单质。但是赵大师太高兴了,直接将这几mol珍贵的元素单质投入了圆电池的研发,结果他在地球上与化学吧的人争论“最强的碱是什么”时缺少实物证据,惨遭耻笑。现从赵大师的遗落手稿中整理还原圆电池模型如下:
 
将Yr单质投入,落于纱网上,注水,使水位高于Yr所在位置。Yr即在锑场与电场的作用下开始剧烈反应:
 
{{化学方程式|Yr|Yr^{+}+e^-}}
 
没错,只有这样一个半反应!
 
Yr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聚集于a侧。此时,ab两侧存在明显电势差,可以形成电池,作为输出线路1。
 
Yr于水接触发生的是剧烈的放热反应,游离的电子在空气膨胀作用力竖直向上逸散。此时,在装置上部加入垂直图面向里的磁场,电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聚集于右侧,两侧形成明显电势差。此时,链接两侧,又可以形成电池,作为输出线路2。
 
构想十分美好,但赵大师没想到的是:Yr反应太剧烈,导致加在线路两端的电压突变得很高,直接烧坏线路上的所有负载,且引发实验室爆炸,成为遗憾。
 
===金属氢的制取===
[[File:金属氢制取原电池装置.png|thumb|400px|金属氢制取原电池装置模型图]]
金属氢有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身却并非由金属元素原子构成。能量高,被称为“锑星上的‘噬力镓’”。地球上曾经成功制取,但由于其不稳定,仅仅短暂地存在了一段时日。锑星科学家认识到这种物质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在原电池的模型下成功制取:
 
一看其原理确实简单,于地球上的原电池相差不大:向正极通入HF,HF电离:
 
{{化学方程式|HF|H^{+}+F^-|r=1}}
 
负极反应:
 
{{化学方程式|2F^{-}-2e^{-}|F_2(g)}}
 
同时这个反应促使HF电离。
 
正极反应则比较复杂。电子先与Sb电极上的Sb结合:
 
{{化学方程式|Sb+3e^{-}|Sb^{3-} }}
 
H离子立刻与Sb离子结合:
 
{{化学方程式|3H^{+}(aq)+Sb^{3-}(aq)|H_3Sb(aq)}}
 
Sb在锑场下返还电子断键:
 
{{化学方程式|H_3Sb(aq)|3H(s)+Sb(s)}}
 
H原子吸附在正极上。反应完成后,用菜刀刮下即可。
 
[思考]Sb被还原后,可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2Sb^{3-}(aq)+3Sb^{2-}(aq)|5Sb(s)|r=1}}
 
这对反应有什么影响?
 
解答: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电化学家们,后来对溶液里的微粒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研究(cāi xiǎng)发现:这个反应式是错误的,生成物实为三锑化二锑,即:
 
{{化学方程式|2Sb^{3-}(aq)+3Sb^{2-}(aq)|Sb_2Sb_3(s)|r=1}}
 
(*请尝试给这个反应画上双线桥)
 
且该反应限度很小,对主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若电解质溶液中存在Ka杂质,会大幅改变反应限度,生成大量三锑化二锑。构造此电池组时切勿混入Ka杂质!
 
([思考]部分多为胡扯,请广大读者理性阅读)
 
==电化学腐蚀及防治==
 
===Ka轰击引发的腐蚀===
 
电解的重要步骤,用Ka的高能粒子流对目标微粒或其宏观聚集体,甚至对分散系进行轰击。这个过程中,高能粒子流难免轰击到一些不相干的微粒,造成腐蚀。
 
例如:在电解熔融Sb的电解池中,池壁由玻璃(来自宇宙丝绸之路)制成。Ka难免对二氧化硅进行了轰击:
 
{{化学方程式|SiO_2|Si+O_2(g)|cond=Ka-Shoot}}
 
硅单质在阴极沉淀下来,被称为阴极泥;氧气则在阳极逸出。
 
特别提醒:电解中产生的杂质通常具有更高的价值。杂质一般都是Pt、Au、氧气(对于锑星来说)等稀有元素单质,固体则沉积在阴(阳)极下成为阴(阳)极泥。归结为一句话:多玩泥巴!
  
===锑场下特有的的吸氟腐蚀===
锑星上氢氟酸比水更常见,在实验器材室见到的水更多是水的氢氟酸溶液。在锑场下,二者与空气中的氟气构成了一个原电池:
负极反应:
 
{{化学方程式|F_2+2H_2O-2e^{-}|2HOF+2H^+}}
 
正极反应:
 
{{化学方程式|2H^{+}+F_2+2e^{-}|2HF}}
 
可以看出,这个反应吸氟剧烈。故在实验室待久了一定要出来通通风,呼吸新鲜的氟气


==说明==
==说明==
第58行: 第143行:
原载于锑度超理吧:[http://tieba.baidu.com/p/6457080148 超理化学——电化学]
原载于锑度超理吧:[http://tieba.baidu.com/p/6457080148 超理化学——电化学]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理论]]
[[Category:超理反应]]

於 2024年3月30日 (六) 04:55 的最新修訂

電解[編輯]

Sb銻星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與之相關的化工產業是銻星最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

流彭工業[編輯]

File:硫硼電解池.png
硫硼工業電解池模型圖

超理反應中電子有時不能直接起作用,還需要一些高能過程轉化。從粒子加速器中不斷射出Ka原子,沿着導線運動,轟擊電解池中的Sb原子,將Sb原子轟為S粉末(不是硫)、b粉末和電子。b粉末更容易吸引電子,被還原為B,S粉末則缺少電子可吸引,被氧化為S。

<math>\mathrm{ Sb \xrightarrow{ Ka-Shoot } S^{*}+b^{*} } </math>

<math>\mathrm{ b^{*}+2e^{-} \longrightarrow B } </math>

<math>\mathrm{ S^{*}-2e^{-} \longrightarrow S } </math>

總反應為:

<math>\mathrm{ Sb(melt) \xrightarrow{ electricity } S+B } </math>

二者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流彭工廠的收入相當可觀。

但是,讀者可能會有疑問:不是還有反應:<math>\mathrm{ Sb \xrightarrow{ ZMY } S+B } </math>嗎?為何不直接使用這個反應?

①既然條件為「發功」,就要有人值守在反應堆前不斷發功,不符合工業自動化的要求。

②電解法的速率比直接裂解法快很多。工業生產中對出產速率的要求較高,故犧牲對物質、能量的利用率。

NiSb的轉化[編輯]

File:NiSb轉化電解池.png
NiSb轉化電解池模型圖

物質總是有由不穩定向穩定轉化的趨勢,像地球上的Si元素一般都以SiO2存在一樣,銻星上的Sb一般都以NiSb的形式存在。但是,拼音定律告訴我們,NiSb對人體有害。2個世紀前,銻星科學家發明電解法轉化NiSb,解決了一個千年難題,並為銻星增加了一條重要的經濟來源。

Ka沖斷NiSb間的魔鍵。在銻星上,Sb離子活潑,自行失電子氧化:

<math>\mathrm{ Sb^{3-}-3e^{-} \longrightarrow Sb } </math>

HCHO放電先於Ni離子:

<math>\mathrm{ HCHO+e^{-} \longrightarrow OH^{-}+CH } </math>

Ni離子通過離子交換膜向陰極室移動,再發生離子反應:

<math>\mathrm{ 3OH^{-}+Ni^{3+} \longrightarrow Ni(OH)_3 } </math>

該反應在提取Sb的同時還能生成重要有機超理化學物質甲炔。是銻星的重要工業。

電解池能耗計算[編輯]

電解使用直流電,並不能直接使用電能表讀數。為了方便計算用電量進而計算電費,銻星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極為聰明的辦法計算能耗:

<math>W=Pt</math>

W就是電解池的能量消耗量,單位為J;Pt是電解過程中消耗Pt電極的物質的量,單位為mol。電解的能量轉化效率固定為90%,因為有曰:「十個電解九個銻,還有一個趙明毅」。

原電池[編輯]

銻星上的原電池原理——以圓電池為例[編輯]

File:圓電池模型圖.png
圓電池模型圖

圓元素是趙明毅大師發現的元素,且當時製得了少量元素單質。但是趙大師太高興了,直接將這幾mol珍貴的元素單質投入了圓電池的研發,結果他在地球上與化學吧的人爭論「最強的鹼是什麼」時缺少實物證據,慘遭恥笑。現從趙大師的遺落手稿中整理還原圓電池模型如下:

將Yr單質投入,落於紗網上,注水,使水位高於Yr所在位置。Yr即在銻場與電場的作用下開始劇烈反應:

<math>\mathrm{ Yr \longrightarrow Yr^{+}+e^- } </math>

沒錯,只有這樣一個半反應!

Yr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聚集於a側。此時,ab兩側存在明顯電勢差,可以形成電池,作為輸出線路1。

Yr於水接觸發生的是劇烈的放熱反應,游離的電子在空氣膨脹作用力豎直向上逸散。此時,在裝置上部加入垂直圖面向里的磁場,電子在洛倫茲力作用下聚集於右側,兩側形成明顯電勢差。此時,連結兩側,又可以形成電池,作為輸出線路2。

構想十分美好,但趙大師沒想到的是:Yr反應太劇烈,導致加在線路兩端的電壓突變得很高,直接燒壞線路上的所有負載,且引發實驗室爆炸,成為遺憾。

金屬氫的製取[編輯]

File:金屬氫製取原電池裝置.png
金屬氫製取原電池裝置模型圖

金屬氫有金屬的物理性質,本身卻並非由金屬元素原子構成。能量高,被稱為「銻星上的『噬力鎵』」。地球上曾經成功製取,但由於其不穩定,僅僅短暫地存在了一段時日。銻星科學家認識到這種物質的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在原電池的模型下成功製取:

一看其原理確實簡單,於地球上的原電池相差不大:向正極通入HF,HF電離:

<math>\mathrm{ HF \longleftrightarrow H^{+}+F^- } </math>

負極反應:

<math>\mathrm{ 2F^{-}-2e^{-} \longrightarrow F_2(g) } </math>

同時這個反應促使HF電離。

正極反應則比較複雜。電子先與Sb電極上的Sb結合:

<math>\mathrm{ Sb+3e^{-} \longrightarrow Sb^{3-} } </math>

H離子立刻與Sb離子結合:

<math>\mathrm{ 3H^{+}(aq)+Sb^{3-}(aq) \longrightarrow H_3Sb(aq) } </math>

Sb在銻場下返還電子斷鍵:

<math>\mathrm{ H_3Sb(aq) \longrightarrow 3H(s)+Sb(s) } </math>

H原子吸附在正極上。反應完成後,用菜刀刮下即可。

[思考]Sb被還原後,可能與電解質溶液發生反應:

<math>\mathrm{ 2Sb^{3-}(aq)+3Sb^{2-}(aq) \longleftrightarrow 5Sb(s) } </math>

這對反應有什麼影響?

解答:這個問題一度困擾電化學家們,後來對溶液里的微粒用記名計算法進行研究(cāi xiǎng)發現:這個反應式是錯誤的,生成物實為三銻化二銻,即:

<math>\mathrm{ 2Sb^{3-}(aq)+3Sb^{2-}(aq) \longleftrightarrow Sb_2Sb_3(s) } </math>

(*請嘗試給這個反應畫上雙線橋)

且該反應限度很小,對主反應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若電解質溶液中存在Ka雜質,會大幅改變反應限度,生成大量三銻化二銻。構造此電池組時切勿混入Ka雜質!

([思考]部分多為胡扯,請廣大讀者理性閱讀)

電化學腐蝕及防治[編輯]

Ka轟擊引發的腐蝕[編輯]

電解的重要步驟,用Ka的高能粒子流對目標微粒或其宏觀聚集體,甚至對分散系進行轟擊。這個過程中,高能粒子流難免轟擊到一些不相干的微粒,造成腐蝕。

例如:在電解熔融Sb的電解池中,池壁由玻璃(來自宇宙絲綢之路)製成。Ka難免對二氧化硅進行了轟擊:

<math>\mathrm{ SiO_2 \xrightarrow{ Ka-Shoot } Si+O_2(g) } </math>

硅單質在陰極沉澱下來,被稱為陰極泥;氧氣則在陽極逸出。

特別提醒:電解中產生的雜質通常具有更高的價值。雜質一般都是Pt、Au、氧氣(對於銻星來說)等稀有元素單質,固體則沉積在陰(陽)極下成為陰(陽)極泥。歸結為一句話:多玩泥巴!   

銻場下特有的的吸氟腐蝕[編輯]

銻星上氫氟酸比水更常見,在實驗器材室見到的水更多是水的氫氟酸溶液。在銻場下,二者與空氣中的氟氣構成了一個原電池: 負極反應:

<math>\mathrm{ F_2+2H_2O-2e^{-} \longrightarrow 2HOF+2H^+ } </math>

正極反應:

<math>\mathrm{ 2H^{+}+F_2+2e^{-} \longrightarrow 2HF } </math>

可以看出,這個反應吸氟劇烈。故在實驗室待久了一定要出來通通風,呼吸新鮮的氟氣。

說明[編輯]

原載於銻度超理吧:超理化學——電化學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