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编辑“︁超氯化钠”︁

警告: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登录创建账号,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您的文本
第1行: 第1行:
-{H|鉲; zh-hans:鉲; zh-hant:鉲; zh-cn:鉲; zh:鉲;}-{{不是|超盐酸钠}}
{{不是|超盐酸钠}}
'''超氯化钠''',即[[超氯化氢]]的钠盐。除超氢卤酸外,超氯化钠是最先发现的含有[[魔键]]的物质。
除超氢卤酸外,'''超氯化钠'''是最先发现的含有[[魔键]]的物质。


注意:切勿将超氯化钠(NaCl)<sub>10</sub>与[[超盐酸钠]]Cl<sub>10</sub>Na<sub>10</sub>混为一谈。
注意:切勿将超氯化钠(NaCl)<sub>10</sub>与[[超盐酸钠]]Cl<sub>10</sub>Na<sub>10</sub>混为一谈。
第10行: 第10行:


== 制取 ==
== 制取 ==
===超盐酸钠法===
现在这种物质有两种制取方法,其一为超盐酸钠法即王先生发现的方法。此方法使用超盐酸钠Cl<sub>10</sub>Na<sub>10</sub>和铯合超盐酸Cs[(HCl)<sub>10</sub>]<sub>3</sub>。这两种物质在常温下可以缓慢反应,生成超氯化钠、[[臭氯]](Cl<sub>3</sub>)、H<sub>2</sub>和臭氯化铯(CsCl<sub>3</sub>)。反应方程式为
即王先生发现的方法。此方法使用超盐酸钠Cl<sub>10</sub>Na<sub>10</sub>和铯合超盐酸Cs[(HCl)<sub>10</sub>]<sub>3</sub>。这两种物质在常温下可以缓慢反应,生成超氯化钠、[[臭氯]](Cl<sub>3</sub>)、H<sub>2</sub>和[[臭氯化铯]](CsCl<sub>3</sub>)。反应方程式为
:Cl<sub>10</sub>Na<sub>10</sub>+Cs[(HCl)<sub>10</sub>]<sub>3</sub>==(NaCl)<sub>10</sub>+CsCl<sub>3</sub>+15H<sub>2</sub>↑+9Cl<sub>3</sub>↑
:Cl<sub>10</sub>Na<sub>10</sub>+Cs[(HCl)<sub>10</sub>]<sub>3</sub>==(NaCl)<sub>10</sub>+CsCl<sub>3</sub>+15H<sub>2</sub>↑+9Cl<sub>3</sub>↑


Cl<sub>10</sub>Na<sub>10</sub>一般使用在超盐酸中的溶液。加热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度。
Cl<sub>10</sub>Na<sub>10</sub>一般使用在超盐酸中的溶液。加热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度。
但因Cs[(HCl)<sub>10</sub>]<sub>3</sub>难以大量制取,这种方法现已少用。现在一般使用锑鉲催化剂法(这很可能就是那位无名氏超理学家的方法)。


但因Cs[(HCl)<sub>10</sub>]<sub>3</sub>难以大量制取,这种方法现已少用。
锑[[鉲]]催化剂法的原理与制取超盐酸相似,但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不易形成四元氯环,故必须加入HCl,以获得一个四元氯环(2个Cl来自NaCl,另2个来自HCl)。且应使用柳岑溪教授改进的锑鉲催化剂(在普通锑鉲催化剂中加入[[四铯甲烷]]CCs<sub>4</sub>。
 
===锑鉲催化剂法===
这很可能就是那位无名氏超理学家方法,其原理与制取超盐酸相似,但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不易形成四元氯环,故必须加入HCl,以获得一个四元氯环(2个Cl来自NaCl,另2个来自HCl)。且应使用柳岑溪教授改进的锑鉲催化剂(在普通锑鉲催化剂中加入[[四铯甲烷]]CCs<sub>4</sub>。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在523K的温度下,HCl与NaCl经两步反应生成四元氯环(分别由鉲和锑催化);
#在523K的温度下,HCl与NaCl经两步反应生成四元氯环(分别由鉲和锑催化);
#在鉲催化下,四元氯环继续结合HCl或NaCl,形成含10个Cl的分子钠代超盐酸;
#在鉲催化下,四元氯环继续结合HCl或NaCl,形成含10个Cl的分子钠代超盐酸;
以上反应与合成超盐酸类似。
#在135K温度下,CCs<sub>4</sub>催化NaCl与钠代超盐酸反应,生成超氯化钠。
#在135K温度下,CCs<sub>4</sub>催化NaCl与钠代超盐酸反应,生成超氯化钠。


第33行: 第31行:


== 性质 ==
== 性质 ==
超氯化钠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其性质与古籍中的描述基本相同,为黄色固体,硬度很大,表面有金属光泽。在高温下会剧烈分解成NaCl,及少量[[氰化亚铝|AlCN]],并产生大量热。
超氯化钠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其性质与古籍中的描述基本相同,为黄色固体,硬度很大,表面有金属光泽。在高温下会剧烈分解成NaCl,并产生大量热。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Category:无机化合物]]
请注意,所有对锑星百科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CC BY-SA 4.0)发表(详情请见锑星百科:著作权)。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在新窗口中打开)
以下为几个常用的符号,点选你想要的符号后,它会立即出现在编辑框中你所指定的位置。

检视此模板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我们为您提供服务需要使用Cookie。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