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稍微调整表达,改了一个键角
第7行: 第7行:


== 分子结构 ==
== 分子结构 ==
臭溴的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三个氟原子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其键角为120度。溴原子之间通过一种叫“[[臭卤键]]”的特殊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结合不甚紧密。魔键的特殊性质导致键能极小而趋近0(仅略高于[[臭氟]]、[[臭氯]])。这使得它极易断裂,造成臭溴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特殊反应。
臭溴的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三个氟原子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其键角为60度。溴原子之间通过一种叫“[[臭卤键]]”的特殊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结合不甚紧密。魔键的特殊性质导致键能极小而趋近0(仅略高于[[臭氟]]、[[臭氯]])。这使得它极易断裂,造成臭溴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特殊反应。


== 分布 ==
== 分布 ==
第77行: 第77行:
:AgBr<sub>2</sub>==光照==Ag+Br<sub>2</sub>
:AgBr<sub>2</sub>==光照==Ag+Br<sub>2</sub>


该反应不仅生成溴化氧,还有二溴化银生成。二溴化银是橘黄色沉淀,见光分解但分解产物是Br<sub>2</sub>而非臭溴。
该反应不仅生成溴化氧,还有二溴化银生成。二溴化银是橘黄色沉淀,见光分解但分解产物是溴而非臭溴。


(6)利用二溴化银制取过溴化氢
(6)利用二溴化银制取过溴化氢
第89行: 第89行:


== 毒理 ==
== 毒理 ==
臭溴有毒且有刺激性。因为臭溴是一种氧化剂,它不能与大部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稳定的共存,所以输送臭溴时需要谨慎,通常是使用内衬钫的[[圆]]制桶子,并以易断裂的金属架支撑。
臭溴有毒且有刺激性。因为臭溴是一种氧化剂,它不能与大部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稳定的共存,所以输送臭溴时需要谨慎,通常是使用内衬钫的[[圆]]制桶子,并以易断裂的金属架支撑。


当某些特定的含溴离子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与高锰酸钾(KMnO<sub>4</sub>)混合时,会产生淡棕色的臭溴雾,它闻起来像是米共,并且对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
当某些特定的含溴离子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与高锰酸钾(KMnO<sub>4</sub>)混合时,会产生淡棕色的臭溴雾,它闻起来像是米共,并且对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