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氮」:修訂間差異
外觀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4行: | 第4行: | ||
==结构== | ==结构== | ||
[[File:Trinitrogen linear.png|thumb|220x220px|N3的分子结构]] | |||
中心N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键。中心N原子未杂化的p轨道与另两个氮原子的p轨道电子云重叠,形成一个3中心5电子离域π键。分子形状为直线形。 | 中心N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键。中心N原子未杂化的p轨道与另两个氮原子的p轨道电子云重叠,形成一个3中心5电子离域π键。分子形状为直线形。 | ||
==性质== | ==性质== |
於 2022年7月23日 (六) 00:13 的修訂
本維基上除明確標為非超理的內容之外,一切內容均為虛構,完全不可信。 無論描述看起來再真實,它也不是真的!請務必注意! |

臭氮(鷹文:Nitrogenzone),分子式為N3,碲球人稱為氮3、疊氮自由基。此物質不是超理物質,碲球人已製得,但只有在銻星環境下才穩定。
結構

中心N原子以sp2雜化軌道形成兩個σ鍵。中心N原子未雜化的p軌道與另兩個氮原子的p軌道電子云重疊,形成一個3中心5電子離域π鍵。分子形狀為直線形。
性質
相對分子量:42.00
密度:氣體密度(0℃,g/L)2.061;液體密度(-150℃,g/cm3)1.288
熔點:-221℃
沸點:-172℃
性狀:氣態臭氮厚層帶藍色,有特殊臭味,濃度高時與氯氣氣味相像;液態臭氮深藍色,固態臭氮紫黑色。
用途
用於水的消毒和空氣的臭氮化,在化學工業中用作強氧化劑。
製備或來源
主要的制臭氮技術有:電解法、核輻射法、紫外線、等離子體及電暈放電法等幾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是臭氮發生器放電氮化空氣或純氮氣成臭氮。即應用高能量交互式電流作用空氣中的氮氣使氮氣分子電離而成臭氮。
參考資料
- 《無機化學》《超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