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博客:NLSGoogologist/钶(翻译):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TODO|翻译品质不佳}} | {{TODO|翻译品质不佳}} | ||
{{元素信息|title1=钶|image1=File:139.webp|名称=钶|符号=Ā|原子序数=139|原子量=383.1759|原子半径=142pm|原子核质量=383.10道尔顿|原子间平均距离=4.51 Å|颜色=棕灰色|电负性=1.53|第一电离能=6.9 eV|熔点=553°C(1028°F)|沸点=1203°C(2197°F)}} | {{元素信息|title1=钶|image1=File:139.webp|名称=钶|符号=Ā|原子序数=139|原子量=383.1759|原子半径=142pm|原子核质量=383.10道尔顿|原子间平均距离=4.51 Å|颜色=棕灰色|电负性=1.53|第一电离能=6.9 eV|熔点=553°C(1028°F)|沸点=1203°C(2197°F)}} | ||
钶(ā)是一种假设的元素,符号Ā,原子序数139,英文Astonium。以阿斯顿命名。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 1877-1945)发现了同位素,并提出了原子质量的整数法则。IUPAC名 | 钶(ā)是一种假设的元素,符号Ā,原子序数139,英文Astonium。以阿斯顿命名。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 1877-1945)发现了同位素,并提出了原子质量的整数法则。IUPAC名为Untriennium (Ute)。它的价电子排布为5g<sup>19</sup><ref>此处可能为5g<sup>18</sup>6f<sup>1</sup>,因为5g轨道只能容纳18个电子。</ref>。 | ||
原子在8个电子层中包含24个轨道,有139个电子。它的电负性,即从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是1.53。它的原子半径是142pm,类似于银(144pm)。原子核包含139个质子和241个中子,两者相加的质量为380,而中子与质子的比例为1.73。原子核的质量不是380道尔顿,而是383.10道尔顿,因为每个核子的质量比1道尔顿略大不到1%。然而,如果把电子计算在内,原子的总质量是383.18道尔顿,只比原子核的质量大0.02%。 | 原子在8个电子层中包含24个轨道,有139个电子。它的电负性,即从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是1.53。它的原子半径是142pm,类似于银(144pm)。原子核包含139个质子和241个中子,两者相加的质量为380,而中子与质子的比例为1.73。原子核的质量不是380道尔顿,而是383.10道尔顿,因为每个核子的质量比1道尔顿略大不到1%。然而,如果把电子计算在内,原子的总质量是383.18道尔顿,只比原子核的质量大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