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氧的同素异形体」:修訂間差異

出自锑星百科
無編輯摘要
学名!
第12行: 第12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氧002],即臭氧(O<sub>3</sub>),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氧002],即臭氧(O<sub>3</sub>),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8%87%AD%E6%B0%A7 氧003],地球人尚未制得,名环臭氧、环丙氧烷,与臭氧分子一样有三颗氧原子(也是O<sub>3</sub>),但并非角型而是成环状。由于带有三元环,在地球不稳定。{{Black|但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都能稳定存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8%87%AD%E6%B0%A7 氧003],地球人尚未制得,名环臭氧、环丙氧烷,与臭氧分子一样有三颗氧原子(也是O<sub>3</sub>),但并非角型而是成环状。由于带有三元环,在地球不稳定。{{Black|但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都能稳定存在。}}


氧004,学名偶氧,地球人已经制得,有两种形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74 S-氧004](四聚氧,O<sub>4</sub>)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A%E6%B0%A7 D-氧004](红氧,O<sub>8</sub>)。
氧004,学名偶氧,地球人已经制得,有两种形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74 S-氧004](四聚氧,O<sub>4</sub>)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A%E6%B0%A7 D-氧004](红氧,O<sub>8</sub>)。
第22行: 第22行:
氧007,其实是氧酸氧([[氧酸]]是H<sub>2</sub>OO<sub>4</sub>,氧酸氧就是'''O'''''O''<u>O<sub>4</sub></u>),拥有6个氧原子。粗体的氧是O<sup>2+</sup>离子,斜体的是+6价氧,下划线是-2价氧。非粗体部分为氧酸根(OO<sub>4</sub><sup>2-</sup>),其中的原子使用共价键连接。与氧003类似,只能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稳定存在。
氧007,其实是氧酸氧([[氧酸]]是H<sub>2</sub>OO<sub>4</sub>,氧酸氧就是'''O'''''O''<u>O<sub>4</sub></u>),拥有6个氧原子。粗体的氧是O<sup>2+</sup>离子,斜体的是+6价氧,下划线是-2价氧。非粗体部分为氧酸根(OO<sub>4</sub><sup>2-</sup>),其中的原子使用共价键连接。与氧003类似,只能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稳定存在。


氧008,为单个的氧原子(化学式O),名原子氧,在任何星球上都极不稳定,会立即聚合生成氧001:O+O==O<sub>2</sub>。在紫外线照射下分子氧可以分解为原子氧,原子氧具有极其活泼的性质,能侵蚀碲球人的航天机器,也是星际化学和碲球大气化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氧008,为单个的氧原子(化学式O),名原子氧,在任何星球上都极不稳定,会立即聚合生成氧001:O+O==O<sub>2</sub>。在紫外线照射下分子氧可以分解为原子氧,原子氧具有极其活泼的性质,能侵蚀碲球人的航天机器,也是星际化学和碲球大气化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氧009,也称作“{{自造金属|羊}}”,化学式O<sub>n</sub>,为人造同素异形体,本质是金属氧。当氧受到96 GPa的压力时,将变为金属状,方式类似于金属氢。
氧009,也称作“{{自造金属|羊}}”,化学式O<sub>n</sub>,为人造同素异形体,本质是金属氧。当氧受到96 GPa的压力时,将变为金属状,方式类似于金属氢。
第28行: 第28行:
氧010,俗称“神秘氧”,外貌与“[[锑的同素异形体|赵明毅之血]]”(锑0010)类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001在1纳秒内反应,生成氧005。化学式等详细信息目前未知,因为它会迅速反应。
氧010,俗称“神秘氧”,外貌与“[[锑的同素异形体|赵明毅之血]]”(锑0010)类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001在1纳秒内反应,生成氧005。化学式等详细信息目前未知,因为它会迅速反应。


氧011,是两个氧原子通过[[魔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学名“魔氧”。与氧006类似,几乎不可能稳定存在。
氧011,是两个氧原子通过[[魔键]]连接得到的产物,也叫“魔氧”。与氧006类似,几乎不可能稳定存在。


氧012,是六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又名“苯氧”,外貌有些像[[苯氮]]。
氧012,是六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又名“苯氧”,外貌有些像[[苯氮]]。

於 2024年4月5日 (五) 01:29 的修訂

本條目正在向各位超理學者徵集意見
thumb
thumb
歡迎各位超理學家及超理愛好者參與完善本條目。

如果你有創意,歡迎修改,或在討論頁提出你的建議。

Fandom的編輯指南以及本Wiki的常用模板也許可以為你提供幫助。

氧星大學證明,氧的同素異形體已經有13種。

為了促進氧星科學發展,氧星大學展開了SCP計劃(Stibium Complete Project銻星補完計劃),鼓勵氧星所有實驗室尋找更多氧的同素異形體,一個偉大的發現時代到來了。

氧星人為方便將它們用數字命名。為避免與同位素混淆,數字編號統一湊成3位,即氧001至氧013。下面按順序一一詳細介紹。

詳細介紹

氧001,學名氧氣(O2),是最便宜、最常見的氧,在地球上也非常常見。標況下為氣態。

氧002,即臭氧(O3),主要存在於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含量約50ppm。它能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防止其到達地球。

氧003,地球人尚未製得,又名環臭氧、環丙氧烷,與臭氧分子一樣有三顆氧原子(也是O3),但並非角型而是成環狀。由於帶有三元環,在地球不穩定。但在氧場、酸科場和銻場下都能穩定存在。

氧004,學名偶氧,地球人已經製得,有兩種形態:S-氧004(四聚氧,O4)和D-氧004(紅氧,O8)。

氧005,又稱「鏈狀氧」,結構為……-O-O-O-O-O-……,化學式On,是一種直線型分子。目前最長的「鏈狀氧」分子包含10億個氧原子,有27.3厘米長。能穩定存在,但地球人未製得。

氧006,即三氧化氧,化學式為OO3,形狀類似於三氟化硼,但帶有3個雙鍵。不可能穩定存在,所以目前沒有用途。

氧007,其實是氧酸氧(氧酸是H2OO4,氧酸氧就是OOO4),擁有6個氧原子。粗體的氧是O2+離子,斜體的是+6價氧,下劃線是-2價氧。非粗體部分為氧酸根(OO42-),其中的原子使用共價鍵連接。與氧003類似,只能在氧場、酸科場和銻場下穩定存在。

氧008,為單個的氧原子(化學式O),又名原子氧,在任何星球上都極不穩定,會立即聚合生成氧001:O+O==O2。在紫外線照射下分子氧可以分解為原子氧,原子氧具有極其活潑的性質,能侵蝕碲球人的航天機器,也是星際化學和碲球大氣化學重要的研究對象。

氧009,也稱作「」,化學式On,為人造同素異形體,本質是金屬氧。當氧受到96 GPa的壓力時,將變為金屬狀,方式類似於金屬氫。

氧010,俗稱「神秘氧」,外貌與「趙明毅之血」(銻0010)類似,容易和空氣中的氧001在1納秒內反應,生成氧005。化學式等詳細信息目前未知,因為它會迅速反應。

氧011,是兩個氧原子通過魔鍵連接得到的產物,也叫「魔氧」。與氧006類似,幾乎不可能穩定存在。

氧012,是六個氧原子通過單鍵連接得到的產物,又名「苯氧」,外貌有些像苯氮

氧013,由十八個個氧原子構成,其中六個單鍵,十二個配位鍵,成環狀結構,中心類似氧012,中心的每個氧提供兩個電子和外側氧成配位鍵。

理論猜想

氧001,氧003,D-氧004與氧012均為氧原子通過單鍵形成的環狀分子。超理學家猜想,其他的氧環也應該能穩定存在,但目前仍沒有製得。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