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氧的同素异形体”︁

警告: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登录创建账号,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您的文本
第12行: 第12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氧002],即臭氧(O<sub>3</sub>),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氧002],即臭氧(O<sub>3</sub>),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8%87%AD%E6%B0%A7 氧003],地球人尚未制得,又名环臭氧、环丙氧烷(trioxirane),与臭氧分子一样有三颗氧原子(也是O<sub>3</sub>),但并非角型而是成环状。由于带有三元环,在地球不稳定。{{Black|但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都能稳定存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8%87%AD%E6%B0%A7 氧003],地球人尚未制得,又名环臭氧、环丙氧烷,与臭氧分子一样有三颗氧原子(也是O<sub>3</sub>),但并非角型而是成环状。由于带有三元环,在地球不稳定。{{Black|但在氧场、酸科场和锑场下都能稳定存在。}}


氧004,学名偶氧,地球人已经制得,有两种形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74 S-氧004](四聚氧,O<sub>4</sub>)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A%E6%B0%A7 D-氧004](红氧,O<sub>8</sub>)。
氧004,学名偶氧,地球人已经制得,有两种形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74 S-氧004](四聚氧,O<sub>4</sub>)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A%E6%B0%A7 D-氧004](红氧,O<sub>8</sub>)。
第30行: 第30行:
氧011,是两个氧原子通过[[魔键]]连接得到的产物,也叫“魔氧”。与氧006类似,几乎不可能稳定存在。
氧011,是两个氧原子通过[[魔键]]连接得到的产物,也叫“魔氧”。与氧006类似,几乎不可能稳定存在。


氧012,是六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又名“苯氧”(hexaoxane),外貌有些像[[苯氮]]。
氧012,是六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得到的产物,又名“苯氧”,外貌有些像[[苯氮]]。


氧013,由十八个个氧原子构成,其中六个单键,十二个配位键,成环状结构,中心类似氧012,中心的每个氧提供两个电子和外侧氧成配位键。
氧013,由十八个个氧原子构成,其中六个单键,十二个配位键,成环状结构,中心类似氧012,中心的每个氧提供两个电子和外侧氧成配位键。
请注意,所有对锑星百科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CC BY-SA 4.0)发表(详情请见锑星百科:著作权)。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在新窗口中打开)
以下为几个常用的符号,点选你想要的符号后,它会立即出现在编辑框中你所指定的位置。

检视此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