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氧化氰:修订间差异

来自锑星百科
有条目的信息都在那里,没有条目的信息都在这里。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氧化氰'''(或氰氧化物)是一类物质,指的是一切化学式符合C<sub>x</sub>N<sub>x</sub>O<sub>y</sub>的化合物。目前超理学家所发现的氰氧化物有6种,能在常温下稳定存在的仅有三种:[[一氧化二氰|氰酸酐]],[[二氧化氰|氧氰]]和[[聚氧氰]]。
'''氧化氰'''(或氰氧化物)是一类物质,狭义上是指含有O-C、C≡N键的只含碳、氮、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广义上指的是一切化学式符合C<sub>x</sub>N<sub>x</sub>O<sub>y</sub>的化合物。目前超理学家所发现的氰氧化物能在常温下稳定存在的仅有三种:[[一氧化二氰|氰酸酐]],[[二氧化氰|氧氰]]和[[聚氧氰]]。


== 种类 ==
== 种类 ==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26的版本

氧化氰(或氰氧化物)是一类物质,狭义上是指含有O-C、C≡N键的只含碳、氮、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广义上指的是一切化学式符合CxNxOy的化合物。目前超理学家所发现的氰氧化物中能在常温下稳定存在的仅有三种:氰酸酐氧氰聚氧氰

种类

File:屏幕截图 2023-01-12 172436.jpg
环氰

氧化氰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种:

  • 氰代氧烷,结构N≡C(-O)n-C≡N,通式为(CN)2On一氧化二氰(n=1)、(二)氧(化二)氰(n=2)、三氧化二氰(n=3)等均属此类,n越大稳定性越弱,例如n=1时120℃才会发生爆炸性分解(涉及多个反应),n=2时35℃会分解((CN)2O2==(CN)2↑+O2↑),n=3时-130℃就会分解((CN)2O3=(CN)2O+O2↑)。制备这类物质通常需要由n较小的这类物质在低温下反应得到,例如三氧化二氰就是氰酸酐和氧氰反应的生成物。
  • 氧化氰自由基,结构·O(-O)n-C≡N,通式为CNOn+1·。它们是氰代氧烷分解过程中痕量出现的中间产物,很不稳定。除了氧氰自由基(n=0)外没有其他此类物质被合成出来。
  • 聚氧氰,化学式(CNO)n,是浅黄色胶状固体,加热至30℃后将会爆炸,结构未知,分子中含有双键。由于没有碳氮三键,有时不被看做氧化氰。
  • 环氰氧化物,种类较多,由于没有碳氮三键,有时不被看做氧化氰。常见的有五元环氰氧化物((CN)2O,简称环氰)、双环[2.2.0]氰氧化物((CN)2O2,简称双环氰)等,都能利用氰气和氧气在锑场下微量获得。
我们为您提供服务需要使用Cookie。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