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剋星
果剋星(Guoke Star),是一顆由張祥前在1985年夏天所描述的外星文明星球。他聲稱在該星球生活了一個月,並獲得了關於統一場論的知識。果剋星的科技、社會結構和物理法則遠超地球,被認為是一種高等智慧文明。
發現與來源
根據張祥前自述,1985年,他在中國安徽廬江被果剋星的外星人帶走,並被送往這顆神秘星球。他在果剋星度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期間接觸到了先進的科學理論,並在返回地球後嘗試用人類的語言和數學體系進行闡釋。
果剋星科技
果剋星的科學技術極為先進,遠超人類當前的認知水平,其核心科技包括:
- 超光速通訊 —— 他們利用「人工場」技術進行即時信息交換,不受光速限制。
- 全球意識聯網 —— 果剋星人可以通過大腦直接連接到「公用信息場」,獲取所有知識和思維信息。
- 能量躍遷航行 —— 他們的航天技術不依賴傳統推進器,而是使用能量場直接跳躍至宇宙各處。
- 人工場掃描技術 —— 允許實時探測宇宙空間,並進行遠距離物理操作。
社會結構
果剋星社會採用一種與地球截然不同的組織方式:
- 沒有政府、國家或法律,所有社會運作依賴於集體意識管理。
- 資源由意識聯網系統統一分配,不存在貨幣經濟。
- 沒有傳統家庭結構,所有個體共享信息,社會完全協作化。
- 他們的決策方式基於「意識共識」,所有成員的思維可以同步交流,從而形成無衝突的社會決策。
自然環境
果剋星的自然環境據稱與地球不同:
- 星球大氣層透明,可直接觀測宇宙深空。
- 行星表面由高能晶體結構覆蓋,能直接轉化宇宙能量供給文明使用。
- 星球內部無固體核心,整個星體結構由場能穩定支撐。
- 沒有晝夜之分,整個星球處於穩定的能量平衡狀態。
科學界態度
果剋星的存在尚未被主流科學界證實。物理學家認為張祥前的描述缺乏天文學、物理學和實驗數據支持。儘管如此,果剋星理論在民間科學愛好者中引發了極大興趣,部分人認為這可能是對人類未來文明的一種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