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科会战」: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31行: 第31行:
第15军<ref>共3个师,1890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869门,迫击炮734门。</ref>在正面战场东侧3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
第15军<ref>共3个师,1890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869门,迫击炮734门。</ref>在正面战场东侧3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


第6军<ref>共2个半师,1823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791门,迫击炮865门。</ref>在浑河<ref>浑河为塩科星上最长的河流。在氯星语中,“浑”(Ḉegin)为鲜血之意。</ref>北侧牵制水军的增援兵力。
第6军<ref>共2个半师,1823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791门,迫击炮865门。</ref>在浑河<ref>浑河为塩科星上最长的河流。在氯星语中,“浑”(Ḉegin)为鲜血之意。</ref>北侧牵制水军的增援兵力。


总体来看,氯军步兵比水军步兵多5倍,炮兵多1.5倍,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700-1200门。但氯星的兵源大多来自于临时武装的部队,单兵作战能力有限,并且现代作战手段极其匮乏,仍然采用19世纪初期的排枪重炮战术,机动性极其低下。
总体来看,氯军步兵比水军步兵多5倍,炮兵多1.5倍,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700-1200门。但氯星的兵源大多来自于临时武装的部队,单兵作战能力有限,并且现代作战手段极其匮乏,仍然采用19世纪初期的排枪重炮战术,机动性极其低下。


===水军===
===水军===
水军在印索基亚的筑垒地域横跨浑河两岸,正面宽319公里,纵深27~35公里。该堡垒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五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水军在印索基亚的筑垒地域横跨浑河两岸,正面宽319公里,纵深27~35公里。该堡垒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五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由奥佐恩•阿克西艮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ref>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后增至69个师,约占水军总兵力的2/3。</ref>5个师防守印索基亚,3个师防守质浑河两岸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
由奥佐恩•阿克西艮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ref>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后增至69个师,约占水军总兵力的2/3。</ref>5个师防守印索基亚,3个师防守质浑河两岸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