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科会战」: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
|||
第25行: | 第25行: | ||
==兵力部署== | ==兵力部署== | ||
===氯军=== | ===氯军=== | ||
第6集团军第3、第7、第8、第14、第27和第74军<ref>共24个半师,8372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2931门,迫击炮5821门。</ref> | 第6集团军第3、第7、第8、第14、第27和第74军<ref>共24个半师,8372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2931门,迫击炮5821门。</ref>在位于质浑河的正面战场实施主要突击。 | ||
第5军<ref>共7个师,579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371门,迫击炮154门。</ref> | 第5军<ref>共7个师,579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371门,迫击炮154门。</ref>掩护其右翼。 | ||
第15军<ref>共3个师,1890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869门,迫击炮734门。</ref>在正面战场东侧3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 | 第15军<ref>共3个师,1890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869门,迫击炮734门。</ref>在正面战场东侧3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 | ||
第6军<ref>共2个半师,1823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791门,迫击炮865门。</ref> | 第6军<ref>共2个半师,1823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791门,迫击炮865门。</ref>在质浑河北侧牵制水军的增援兵力。 | ||
总体来看,氯军步兵比水军步兵多5倍,炮兵多1.5倍,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700-1200门。 | 总体来看,氯军步兵比水军步兵多5倍,炮兵多1.5倍,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700-1200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