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科会战: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修改标题|印索加战役}} | {{修改标题|印索加战役}} | ||
'''印索加战役'''(鹰语:Battle of Ensokia,氯星语:Bätelis ais Enžoĉia),通称'''塩科会战''',是[[卤族危机]]中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恶性拉锯战,同时也是迄今为止锑宙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歼灭战和包围战。战事从2020年6月14日延续到8 | '''印索加战役'''(鹰语:Battle of Ensokia,氯星语:Bätelis ais Enžoĉia),通称'''塩科会战''',是[[卤族危机]]中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恶性拉锯战,同时也是迄今为止锑宙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歼灭战和包围战。战事从2020年6月14日延续到8月11日,氯、氧双方共投入150余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100万人,另有150余万人次受伤。由于该战争的伤亡过于惨重,因此也被称之为“印索加血池”。 | ||
印索加战役以[[锑星百科:锑星百科用户虚拟国家有关创作列表/氧星|氧星]]的胜利告终。[[锑星百科:锑星百科用户虚拟国家有关创作列表/克劳烈亚-卡拉珀尼亚联合帝国|氯星]]企图一举击败氧星的战略目标遭受无可挽回的打击,先前的一切战略部署彻底流产。 | 印索加战役以[[锑星百科:锑星百科用户虚拟国家有关创作列表/氧星|氧星]]的胜利告终。[[锑星百科:锑星百科用户虚拟国家有关创作列表/克劳烈亚-卡拉珀尼亚联合帝国|氯星]]企图一举击败氧星的战略目标遭受无可挽回的打击,先前的一切战略部署彻底流产。 | ||
第46行: | 第46行: | ||
水军兵力和火力虽远远低于氯军,但装备普遍精良,且机动能力极高。水军士兵均为久经沙场的悍卒,单兵实力与氯军不可同日而语。 | 水军兵力和火力虽远远低于氯军,但装备普遍精良,且机动能力极高。水军士兵均为久经沙场的悍卒,单兵实力与氯军不可同日而语。 | ||
[[File:50da81cb39dbb6fd52662d3ccc73bc18972bd407992b.webp|thumb|center|开战前的印索基亚城外围全景]] | |||
==战役过程== | ==战役过程== | ||
[[File:VID 2024122.mp4|thumb|right|第6集团军军歌《绿色恶魔》现场演奏版]] | |||
===全线进攻=== | ===全线进攻=== | ||
{{引用|氯星的自杀式进攻在初期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科学的作战方式消耗了氯星本就捉襟见肘的精锐兵力,直接导致了塩科会战的失败。|莱西穆•基亚尼得上将}} | {{引用|氯星的自杀式进攻在初期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科学的作战方式消耗了氯星本就捉襟见肘的精锐兵力,直接导致了塩科会战的失败。|莱西穆•基亚尼得上将}} | ||
2020年6月14日,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氯星军队动用上万门大炮对长达159公里的战线进行了24小时的不间断集中轰击,发射了上亿发炮弹。然后,由克洛诺斯大公统领的氯第6集团军,在小克劳莱特的命令下倾巢出动,并以6个军的精锐兵力全线压上。水军抵挡不住如此猛烈的炮击,被迫后撤了7公里之多。随后,氯星航天兵首次对水军阵地实施轰炸,杀伤大量有生力量。 | 2020年6月14日,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氯星军队动用上万门大炮对长达159公里的战线进行了24小时的不间断集中轰击,发射了上亿发炮弹。然后,由克洛诺斯大公统领的氯第6集团军,在小克劳莱特的命令下倾巢出动,并以6个军的精锐兵力全线压上。水军抵挡不住如此猛烈的炮击,被迫后撤了7公里之多。随后,氯星航天兵首次对水军阵地实施轰炸,杀伤大量有生力量。 | ||
[[File:E1fe9925bc315c6034a8e3f548e6dc1349540923d92b.webp|thumb|right|行军中的氯星士兵]] | |||
23时15分,氯军步兵发起集团式冲击,迅速占领水军的第一、二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印索基亚西一区,约占印索基亚总面积的½。但这种进攻方式所带来的巨大代价,就是当日氯星军队损失惨重,伤亡人数竟超过总兵力的⅓。克洛诺斯大公请求暂时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小克劳莱特没有准许。 | 23时15分,氯军步兵发起集团式冲击,迅速占领水军的第一、二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印索基亚西一区,约占印索基亚总面积的½。但这种进攻方式所带来的巨大代价,就是当日氯星军队损失惨重,伤亡人数竟超过总兵力的⅓。克洛诺斯大公请求暂时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小克劳莱特没有准许。 | ||
[[File:9825bc315c6034a85edf339b0e445e540923dd54d82b.webp|thumb|right|氯先遣部队强渡柴浑河]] | |||
同一天,水军统帅部任命第4集团军司令瑞德•奥克西格纳为印索加前线指挥官,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该地与氯军决战。水军经七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自6月23日起,水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 同一天,水军统帅部任命第4集团军司令瑞德•奥克西格纳为印索加前线指挥官,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该地与氯军决战。水军经七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自6月23日起,水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 ||
第58行: | 第65行: | ||
至月底,在小克劳莱特的指挥下,第6集团军疯狂派兵强攻敌方阵地。氯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渡过质浑河赶到东岸,导致先遣部队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水军第三防线的时机。 | 至月底,在小克劳莱特的指挥下,第6集团军疯狂派兵强攻敌方阵地。氯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渡过质浑河赶到东岸,导致先遣部队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水军第三防线的时机。 | ||
=== | ===拉锯争夺=== | ||
{{引用|光气弹的使用,是克洛诺斯将军战略战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因小克劳莱特的不当指挥,在光气弹战前储备并不充足的情况下便强行出兵,导致了既定战术的失利。不过无论如何,光气弹+步兵冲击如今早已经成为氯星的标志性战术。|卡尔本•黛奥克西德上将}} | {{引用|光气弹的使用,是克洛诺斯将军战略战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因小克劳莱特的不当指挥,在光气弹战前储备并不充足的情况下便强行出兵,导致了既定战术的失利。不过无论如何,光气弹+步兵冲击如今早已经成为氯星的标志性战术。|卡尔本•黛奥克西德上将}} | ||
6月27日起,氯军因精锐部队损失惨重,被迫放弃强渡柴浑河,袭取东部堡垒区的计划。小克劳莱特计划将主突方向转移到位于柴浑河西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企图攻占西二区,以此解除西岸水军精锐部队的威胁;同时分兵两路,继续加强柴浑河东岸残余精锐部队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水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一无所获。 | 6月27日起,氯军因精锐部队损失惨重,被迫放弃强渡柴浑河,袭取东部堡垒区的计划。小克劳莱特计划将主突方向转移到位于柴浑河西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企图攻占西二区,以此解除西岸水军精锐部队的威胁;同时分兵两路,继续加强柴浑河东岸残余精锐部队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水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一无所获。 | ||
[[File:71cf3bc79f3df8dc7499b4edc211728b47102821-bkimg-process,v 1,rw 16,rh 9,maxl 640,pad 1.webp|thumb|right|头戴防毒面具开火的氧星士兵]] | |||
7月间,氯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重型战舰,对西岸水军实施大规模攻击。但疲惫不堪的氯星步兵进抵西二区后,被好整以待的水军以炮火猛烈反击,近乎全军覆没。在东岸,水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保证了始终都有一支军心强大的精锐部队与氯军反复争夺,迟滞氯军进攻。7月9日,克洛诺斯少将在第二次请求撤退修整而未获批准后,带领先遣部队再次发动进攻,惨遭水军的大规模反击,又一次损失了高达9万兵力的部队。 | 7月间,氯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重型战舰,对西岸水军实施大规模攻击。但疲惫不堪的氯星步兵进抵西二区后,被好整以待的水军以炮火猛烈反击,近乎全军覆没。在东岸,水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保证了始终都有一支军心强大的精锐部队与氯军反复争夺,迟滞氯军进攻。7月9日,克洛诺斯少将在第二次请求撤退修整而未获批准后,带领先遣部队再次发动进攻,惨遭水军的大规模反击,又一次损失了高达9万兵力的部队。 | ||
7月中 | [[File:0fb505d518c4d18550da4b4.webp|thumb|right|正在开火的氯第6集团军某连]] | ||
7月中旬,克洛诺斯派出仅有的9个师,第三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柴浑河东岸的水军与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东岸第三道防线的守军于27日投降。7月下旬,氯军首次使用光气弹猛攻印索基亚城东,发射两千余万发毒气弹,给水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城东不足1公里处,但终被击退。不久,付出巨大代价方才拿下的东岸防线又被水军收复,氯军先遣部队被迫撤退15公里。 | |||
氯军由于前进过快,丧失了炮火支援的优势,反而使自己暴露在水军的炮火射程内,加之天气恶劣,以及战场由于持续炮火的攻击已经变成一片泥潭,火炮很难向前移动,导致攻陷柴浑河以东的水军第三道防线后,第6集团军下属的先遣部队已经不足2个师。同时,由于氯军被强行牵制在印索基亚,水军乘机占领了塩科星的其他大小城市,被困的第6集团军逐渐成为一支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孤军。 | |||
氯军 | [[File:109eb7ec83b76f6663d09f42.webp|thumb|right|已成废墟的印索基亚城]] | ||
23日,小克劳莱特因多次指挥失误,造成部队过度伤亡,因此被氯星首相瑟琳娜•海洛琳免职。随后,驻塩科星的最高指挥官由升为上将的克洛诺斯将军接任。 | |||
===陷入僵局=== | |||
显然,小克劳莱特留下的烂摊子尽数被克洛诺斯接手。经过2个月的激烈战斗,氯军屡战屡退,多次遭到水军的迎头痛击,被迫撤回柴浑河西岸。双方损失惨重,故克洛诺斯将军准备保存实力用于更好的防御。 | |||
7月底,氯军试图发起最后一次进攻高潮,但仍被水军抵挡住。自此,克洛诺斯决定率部撤出印索基亚,并预备派遣仅剩的13个师的兵力,向重要港口印索托尔斯特进攻,以此来获取制空权,从而以逸待劳,等待援军的接应。 | |||
7月28日,氯军与水军在印索基亚南部的印索托尔斯特反复争夺。氧星总统氢氧酸亲自督战,被克洛诺斯大公当场击伤。然而战况对氯星仍旧十分不利。最终,水军于8月2日夺回印索托尔斯特大部分地区,以及印索基亚西部的要塞。8月7日,水军包围印索托尔斯特港,氯军决定放弃塩科星,残存的19万部队开始在印索托尔斯特港乘战舰有序撤退。 | |||
[[File:35a85edf8db1cb134954c8091803414e9258d109dd2b.webp|thumb|right|巡视战场的氯星士兵]] | |||
9日,克洛诺斯大公在指挥部队撤离途中遭到水军伏击,以身殉国<ref>影像资料记载其最终自爆而亡。</ref>。当日晚21时,绝大多数残余部队撤离塩科星,印索加会战以氧星的胜利而结束。 | |||
在10个月交战中,双方共投入约500万兵力,发射了近2亿发炮弹,伤亡人数250余万人次,创造了战争史记录,使印索加成了骇人听闻的“血池坟场”和“人间炼狱”。 | |||
==注释== | ==注释== |